【手記】現實情況比想象的要糟糕
比起恐怖分子,大部分情況下中國員工人身安全,受到政局動亂或未開化地區的民眾的威脅。而更令人擔憂的是,有國企為了一己私利,不雇用安保人員或者不愿意做更多安保防范的資金投入。
伊拉克某中資企業項目營地的安保小組,持槍的是當地石油警察,站在中間沒有武器的是中國保鏢。中國安保公司出于各種考慮,基本不讓中方安保人員持槍。
比起恐怖分子,大部分情況下中國員工人身安全,受到政局動亂或未開化地區的民眾的威脅。而更令人擔憂的是,有國企為了一己私利,不雇用安保人員或者不愿意做更多安保防范的資金投入。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中國員工在海外面臨的安全風險。
前情回顧
得知5月份兒子要重返戰火紛飛的伊拉克,張雨的爸媽“扣下”了他的護照,并安排了一連串的相親。張雨屬羊,二老希望他在本命年把終身大事辦了。
90后小伙兒張雨留著板寸,發達的胸肌將T恤緊緊繃起,這和他的職業很搭。過去的一年里,張雨兩次赴伊拉克,身份是中資企業的安保。
“今年怕是出不去了。”此刻,他坐在老家甘肅天水的一處健身俱樂部一籌莫展,原本盤算著去伊拉克,或者去一趟安哥拉。
地處非洲大陸西南一隅的安哥拉,剛從27年內戰泥淖中爬起,滿目瘡痍,動蕩不安。2014年12月,3位中國公民在安哥拉首都住處遭劫殺,在那里經商的中國人說,“搶劫的很多,幾乎每天都有。”
即使這樣,張雨依然想去。風險高,意味著薪水就高,一年下來,安哥拉的安保收入比伊拉克多上好幾萬元。這個號稱“南部非洲聚寶盆”的國家,盛產石油和鉆石,還蘊藏著可觀數量的銅、錳、鐵礦,已吸引62家中資企業到此投資。
“干我們這行,越多海外經歷越吃香。”說這話時,張雨想起半年前,他在伊拉克差點命喪槍口。
南方周末記者歷時半年,跟蹤調查多家中國安保機構,采訪近十位海外安保人員,這份“中國安保海外生存報告”,將帶你走近這一與死亡對話的特殊職業。
許多中國海外工程營地都建有這種兩米高的防御工事。
記者手記
記得報道剛發出來的第二天,就有一家自稱是安保企業的人電話找上門,說我的報道是虛假報道。
在《中國“保鏢”在海外》一文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Ir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