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紅人進化史
每一個“網紅”——網絡紅人,代表了互聯網改變中國的一個節點。
責任編輯:馮翔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朱新泉 楊羽婷
2015年“雙十一”,夏河包了五萬個金額不等的紅包,隨貨一起發給買家。
每一個“網紅”——網絡紅人,代表了互聯網改變中國的一個節點。
二十多年來,網紅在變化,追捧網紅的網民在變化,網紅和網民交流的平臺也在新陳代謝。
從BBS到博客,從微博到微信,再到五花八門的各種App,推動歷史的不是革命,而是技術。從幾百萬到幾千萬再到幾億人,原本屬于精英群體的互聯網權力進一步被稀釋和擴大。
“你們都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爸、媽,你們辛苦了!”
2016年1月16日,在北京798藝術區的一個小劇場里,一個穿著時尚的男人對臺下鞠躬致辭。全場錯愕,繼而大笑鼓掌,很是受用。他們之中,有新浪微博的管理者、傳統廣告大佬奧美的總監,還有合作推廣的甲方乙方們。
這是一家公司年終聚會的現場。叫“爸媽”的人在業界被稱為“樓Sir”,他的網名更具知名度——“售樓先生”,一個著名的段子手?,F在,他是一家文化公司的總經理。他的公司經營各種類型的網紅:段子手;具有演藝特長、夢想一夜成名的男孩;熱愛美妝拍照,在淘寶上開網店的姑娘。
與一個個打扮得容光煥發的少男少女正好相反,接下來的節目里,段子手們戴著口罩和寵物頭套出現。“長得丑會掉粉,長得帥也會掉粉。”樓Sir說,“粉絲有自己的期待。他想要鹿晗,你長成吳亦凡,也不行。”
二十年下來,“網紅”——網絡紅人,這些見證中國互聯網發展軌跡的節點,早已被納入一個嚴密功利的商業體系,成為其中的一分子。這一刻坐在臺下的每一個甲方乙方,都是網紅食物鏈的一部分。
網紅能賺多少錢?
2015年12月18日,《互聯網周刊》和新華網主辦的“2015中國互聯網經濟論壇”,將“七年網絡紅人成就獎”頒給了芙蓉姐姐。這位身形纖細、妝容精致的女性出現時,臺下的觀眾紛紛涌到臺前拍照,盛況一如七年前。
那一年,“2009中國互聯網經濟論壇”初設“網絡紅人評選”,試圖把獎頒給芙蓉姐姐時,卻讓主辦方“很有顧慮”。那一年的頒獎典禮設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光是提出讓芙蓉姐姐上臺演講,就被北大拒絕。最終經多次溝通、提前審稿,才過關。
在《互聯網周刊》運營中心負責人李昊彰的印象里,那一次的活動很成功,中央電視臺現場采訪了芙蓉姐姐,并開始稱呼她為“勵志女神”。
而芙蓉姐姐自己,卻認為網絡成就了她也耽誤了她。某種意義上,減肥、化妝是她向網絡口水妥協的結果。“我如果說網絡毀了我,網友會罵死我,我只能違心地說它成就了我。”如果沒有互聯網,“我的同學們,現在是這個總那個總,都成功了”。
“現在?現在大家都巴不得成為網紅呢!”她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如同芙蓉姐姐這種比較大型的、全網皆知的網絡紅人,她也不是故意的。”夏河說,“我們都是不小心成為了網絡紅人。”
微博粉絲447萬的夏河成名于人人網,延續在微博。他說,自己是被“中國大學生捧起來的網絡紅人”。
他可能是中國最有名的同志之一。2008年,夏河把自己和當時男友的照片發上校內。不到24小時,有33萬個IP檢索他的人人頁面。這張照片后來被網友P成韓寒和郭敬明。
對自己的走紅,夏河的理解是:當時的國內同性議題研究上,缺乏他這樣“簡簡單單的、美美的、清純的,甚至是可愛的、賣萌的”形象。
“那時候‘網絡紅人’還沒被縮寫成‘網紅’。”夏河說,那時候他并不排斥自己是網絡紅人的身份。后來,縮寫的“網紅”出現,這在公眾的輿論中成為帶有嘲諷意味的表達,他一度很排斥這個稱呼。2013年1月,夏河開起了自己的淘寶店,賣護膚品。至今三年,賺了1.5個億。他笑稱自己是“厚積薄發,一次套現”。因為網店增長過快,淘寶懷疑他刷量,多次派人去檢查他。
在芙蓉姐姐獲獎的同一天,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阿里CEO張勇提出“網紅經濟”一詞。如今淘寶平臺上已經有超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