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也會擁有意識嗎?

意識曾一度被認為是人類獨有的,但人們后來發現極少數動物也擁有意識?,F在的問題是:機器人是否也能擁有自我意識?

責任編輯:朱力遠

 

在鏡子中認出自己,意味著具有自我意識。機器人不久以后也可以做到?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意識曾一度被認為是人類獨有的,但人們后來發現極少數動物也擁有意識?,F在的問題是:機器人是否也能擁有自我意識?

20世紀7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戈登·蓋洛普(GordonGallup)設計了著名的鏡子測試。測試目的在于,評估一個動物(包括人類)的自我意識。具體方法是在測試對象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其前額做一個標記,然后讓其面對鏡子,如果測試對象嘗試觸摸或去除標記,或至少顯示出注意到了自己前額的變化,便可得出結論認為,該對象具有自我意識。時至今日,通過這一測試的動物包括黑猩猩、倭黑猩猩、猩猩、海豚、大象、烏鴉……人類在誕生18個月后也開始擁有自我意識。那么,機器人呢?

某些機器人是否具有意識?可否認為它們也能意識到自我?如果現在還沒有意識,未來是否有可能實現?實際上,對于自然存在的某種機能,我們沒有理由不能提煉出它的模型并化為程序融入到機器之中。而研究這個問題,即機器人是否可以產生自我意識,具有多方面的意義。

“意識”是什么

首先,通過模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意識這個概念本身,無論是自然意識還是人工意識。其次,如果可以擁有意識,機器人將會更高效地解讀周邊環境,從而更好地做出決策并與人互動。此外,通過研究機器人意識的形成過程以及學習能力,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兒的發育過程。

在探討機器人意識之前,我們首先聽聽心理學家、哲學家和神經生物學家怎么說。在心理學和神經科學領域,有許多研究旨在探索與我們日常行為相關的意識程序的機制和本質。這些研究人員同時也想知道,某些行為和對世界的感知是如何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動完成的。

上述研究在醫學臨床應用中很重要,比如,可以通過觀察大腦活動來確定一個植物人復蘇的幾率。此外,這些研究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并定義意識。實際上,意識的定義是什么,人類之外的物種是否有意識,對于這些問題學界尚未達成共識。

此前,研究者一直以為,意識僅限于自我辨識以及將自我從世界以及其他個體中區分出來的能力。如果是這樣的話,在鏡子中認出自己就足以證明存在意識了。但是,科學家逐漸認識到,自我辨識僅僅是意識的一部分。

意識的五個層級

包括菲利普·羅夏(PhilippeRochat)在內的一些心理學家建議,把自我意識劃分為五個層次,這五層在童年逐漸形成。在這一架構中,認出鏡子中的自己僅僅是第三個層級,對于人類來說是在出生后18個月左右形成的。

此外,動物行為學家近期指出,大型猿類、海豚以及大象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辨識自我,因此可以通過鏡子測試。令人意外的是,其他一些物種,如鸚鵡和喜鵲,似乎也可以通過這一測試,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