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賣孤獨】青年公寓:為群居而生的烏托邦

年輕人的荷爾蒙、生活與社交方式,被置于一個有限空間中摩擦、碰撞,所激發的能量與活力超乎想象。于是,一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因群居而產生化學反應的青年社區誕生了。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走在青年社區里,并不總是熱鬧,但那是“有溫情的地方”。圖為YOU+北京蘇州橋店公共空間。 (南方周末記者 張雪彥/圖)

年輕人的荷爾蒙、生活與社交方式,被置于一個有限空間中摩擦、碰撞,所激發的能量與活力超乎想象。于是,一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因群居而產生化學反應的青年社區誕生了。

住在“工廠”里的年輕人

王鵬飛搬進來住的時候,整棟公寓算上他,只有3戶。

這是一幢新奇的公寓:剛進公寓門,抬頭就是一張花哨的彩繪墻。大廳里亂糟糟的,到處堆著水泥磚。王鵬飛學的是美術,那張彩繪的水平實在不怎么樣,但“總比沒有好吧”。

由高露潔廠房改造而來的公寓,每一間都被設計成LOFT結構,當時的房租2000元左右。房間里的紅色管道和消防噴頭,也被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在他看來“挺有意思的”。

這個看起來雜亂,有著工業質感的公寓,有一個洋氣的名字:YOU+國際青年社區(以下簡稱YOU+)。

王鵬飛此前從沒住進過這種公寓,不過從2012年6月的那個暑天,他拖著行李走入公寓的那一刻開始,一種新公寓模式開始在國內發軔。

目前,以YOU+、自如寓為代表的青年公寓,正迅猛在全國復制擴張。至2015年12月底,YOU+在三年間開了11家店,全國已有近萬名年輕人投身到21世紀的群居生活中。

這些青年公寓的房間設計時尚,但只有二十多平米,“小得像監獄一樣”,逼著住戶花更多時間,與各色人等待在一個“像客廳又不是客廳”的公共區域里。

按照房產中介鏈家旗下的青年公寓“自如寓”于2015年對住戶的調查,超過60%的住戶年齡在25到35歲,白領居多,30%左右從事IT互聯網行業,60%有過海外求學或生活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