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把脈】解決醫院暴力的關鍵,在哪里?
要讓人看到相關部門是如何各司其職,被傷害的人是如何在公正對待中獲得前行的力量。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朱德春
要讓人看到相關部門是如何各司其職,被傷害的人是如何在公正對待中獲得前行的力量。
我的醫生朋友被打過,那天晚上,當知道他們的病房有“醫鬧”時,我擔心得一夜無法入睡,卻根本幫不上忙,無能為力。
對“傷醫”報道,我有著本能的抗拒和回避。這個問題上,我已經失去了一名記者看到“獵物”時的本能。
當發生傷醫事件時,激烈的矛盾沖突,刺激,暴力,總能引來媒體極大的關注;然后是有關部門不痛不癢的空洞譴責;媒體再曝出傷醫背后的“隱情”,有關“專家”一通分析,然后一個暴力行兇事件,成功地被轉移為剪不斷理還亂的“醫療糾紛”“醫患矛盾”,進入無休無止的是非持久戰。事件降溫了,媒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