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長能否不再被“緊急處理”

2016,如果我們的環保部門、環保干部自身能再過硬一點、履職盡責更好一點,如果輿論和民意能更加理性一點、寬容一點,我相信,遇事“緊急處理”環保局長終會翻過一頁,而依法、依規處理,終將走上臺前。

責任編輯:呂宗恕 高佳 舒婷 張小蓮

姜曉亭 (農健/圖)

我到環保系統六年了,耳聞目睹環保局長下課的情況層出不窮。其中,確有部分人濫用權力、失職瀆職,追責難免;但也有很多是代人受過。

現在基層有一個普遍現象,甚至是相當普遍的共識:一旦環境出了問題,或者輿情爆發,地方政府第一個追責的是環保局長。至于問題本身,究竟誰造成、誰引發,環保部門是否真的失職瀆職,反而不是首要問題。

這種“火速”處理環保局長、平息事態的追責,在因安全事故引發環境污染事故中,表現最為明顯。

2015年,四川省有一企業因煤氣冷凝水溢出泄漏并引發爆炸,這是典型的安全生產事故。環保部門就如消防隊一樣,第一時間趕去處置災害、控制污染。但是事態控制之后,當地居民不干了,引發了抗議。誰來擔責?縣里的第一反應,把環保局長給停職了。我當時就給縣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