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河十年,何日環城過? 呼和浩特百億水系波折史
家鄉一個耗資百億的環城水系,修了十年,修到外祖父老宅門口便停滯了?!敖衲昕隙懿?。房子一拆,就到廣州找你?!北M管外祖父“南游”的話一直沒有實現,但是我把它當作一種承諾,始終準備在廣州迎接外祖父的到來。
責任編輯:呂明合 何海寧 助理編輯:劉文慧
呼和浩特東河河面寬約150米,岸邊新建住宅林立,但空置率很高。
家鄉一個耗資百億的環城水系,修了十年,修到外祖父老宅門口便停滯了。“今年肯定能拆。房子一拆,就到廣州找你。”盡管外祖父“南游”的話一直沒有實現,但是我把它當作一種承諾,始終準備在廣州迎接外祖父的到來。
家鄉每年都在發生著變化,而未變的,是外祖父尚未拆遷的舊宅,和宅邊仍未形成完整景觀的環城水系。
“今年肯定能拆。房子一拆,就到廣州找你,然后你帶上我在南方轉悠轉悠。”2016年春節前夕,我陪著外祖父回到四合院老宅。而這話,外祖父每年過年都會和我說,已五年有余。
舊宅離環城水系東邊組成部分——東河不遠,原本屬于東河邊的農村。在曾經的記憶中,汽車可以從河邊小路直接開到外祖父四合院門口。而這次,我和外祖父靠步行穿過堆滿垃圾的建筑工地圍墻,沿著推土機推出的土路走去,方才找到。
拆遷的消息早在2006年便已傳出,至今十年。而那之前的一年,東河環城水系被市政府確定為城市建設重點項目。上百億元的投資,亦被媒體稱為全市投資額最大、帶動力最強的工程。
緣起
地處干旱地區的呼和浩特本無大江大河。從2005年起,一條寬達百米的河流分段問世。外祖父四合院旁的河段,即是最早完成的部分,起于市政府以北,止于老宅旁,全長約3公里。而后,隨著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的遷入,東河工程繼續向前推進,至自治區政府以南。
東河段修成后,景觀效果確實得到提升。河邊總有不少前來散步、觀賞的人們。河邊,修建了帶狀公園,園內有松樹圍成的迷宮;河中,修建了當時號稱亞洲第一的噴泉。公園和噴泉構成我年少時的記憶。
于是乎,每到周末晚八點噴泉開放時間,沿河路旁車位難尋,河邊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