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長回應京霾紅警質疑:這是科學問題,也是行政摁按鈕問題
“預警涉及到兩方面,一個是預測,這是科學問題;一個是預警,這是行政摁按鈕的問題?!?/blockquote>
這是12月22日拍攝的霧霾籠罩下的北京中央商務區。據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介紹,12月22日北京空氣質量可達到此輪污染過程的峰值,PM2.5峰值濃度或將超過500微克/立方米。
2015年底,北京遭遇了3次重污染天氣,而紅色預警的未啟與啟動均受到了輿論質疑,其預警啟動條件設置等問題,也引起了業界的廣泛討論,爭論一直不絕。在2016年2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中外媒體見面會上,就有記者將此問題面呈環保部長陳吉寧。
“預警涉及到兩方面,一個是預測,這是科學問題;一個是預警,這是行政摁按鈕的問題。”陳吉寧坦誠回應,如同天氣預報,空氣質量預測亦有不確定性。
“北京去年出現的情況,其中有一次確實是開始是重污染天氣,中間變成中度污染,很快又上去了,這種情況過去沒有碰見,中間變好又變壞,是一些新情況在這里面。”針對這些新情況,陳吉寧稱在每次預警之后,環保部各個部門都會進行逐一分析研究,完善工作。
他介紹道,在提高應對重污染天氣的能力上,環保部門有四項工作。
——及時預警,要根據預測的情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