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要不要包湯圓
過節就得這么忙活兒,用老炮兒的話說”這是規矩!”
2016年2月19日,在重慶市云陽縣耀靈鎮,幾名婦女在一起包湯圓。
過節了,就說回包湯圓吧,這些小時候充滿歡欣年味兒的事物,在它們剛剛出現的時候一定也很好玩兒,是一種新穎的、人人效仿的家庭游戲,不知何時成了一種”規矩”。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元宵節到底要不要包湯圓。
我的同事小咪說每到過元宵,最害怕的事就是”元宵就得XXX”,后面的三個字可以替換成”燒煙花/炸丸子/猜燈謎/包湯圓……”。
過節就得這么忙活兒,用老炮兒的話說”這是規矩!”剛剛過的春節似乎也從來如此。有一年,小咪跟家人說你們帶孩子出去轉轉吧,我一個人在家干活兒就夠了。等他們一走,她就叫來家政鐘點工,掃墻壁擦窗戶,連地板縫縫都給摳干凈了??墒?,中途老公回轉來很不高興,因為發現她沒在勞動,而是躺在沙發上玩手機,說好的揮汗如雨呢?說好的熱火朝天呢?
小咪不熱愛干家務,是因為這些事做了以后,并沒有想象中的效果,甚至還不如做個閃閃發亮的美甲吸引人。當做家務成了一種常態,很容易給人造成一種錯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就像桌子天生就是干凈的,飯菜是自己把自己炒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