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周星馳,這條《美人魚》值多少錢?
有報道指出,觀看《美人魚》的觀眾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90后、00后,他們對周星馳一知半解,甚至之前從未看過周的作品,但他們還是選擇了《美人魚》。
2016年2月13日,周星馳在福州宣傳電影《美人魚》。
目前,《美人魚》票房已突破26億元,超越捉妖記登頂內地票房冠軍,2月下旬,《美人魚》也陸續開始在北美等地區上映。
影片成功吸引了西方媒體的關注,《華盛頓郵報》用“忘了《死侍》吧,一只古怪的美人魚在中國一星期賺了2.76億美元”作為標題吸引眼球。有媒體甚至表示這部電影古怪、散發出一種廉價庸俗的艾德·伍德出品的氣息。
在中國,評價《美人魚》是件危險的事,“知道”(nz_zhidao)告訴你,脫離周星馳,這條《美人魚》值多少錢?
評價《美人魚》是一件危險的事,因為目前影片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趨勢。上一次大規模出現這種現象,還是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但不同的是,《刺客聶隱娘》的分歧是影評人與觀眾之間的分歧,影評人幾乎一致打出高分,但觀眾并不買賬,最終票房慘淡。
而《美人魚》主要是影評人之間的分歧,絕大多數的觀眾還是喜歡《美人魚》的,票房說明了一切。目前《美人魚》票房已經超越《捉妖記》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總冠軍,并向30億的新記錄沖刺。
看了不少給《美人魚》好評的影評,圍繞的關鍵詞都是周星馳,周星馳的童年與從業經歷、周星馳的情懷、周星馳的童話情結等等。有意思的是,批評《美人魚》的,圍繞的關鍵詞也是周星馳,周星馳之前的喜劇如何如何,相較之下《美人魚》又如何如何??梢钥闯?,無論喜歡抑或批評,影評人多是周星馳的粉絲。他們曾在上世紀90年代、20世紀初通過錄像帶、DVD或者互聯網觀看了周星馳的絕大部分作品,周氏喜劇深刻影響了他們的美學觀。這就造成了一個結果:仿佛脫離了周星馳與情懷,他們就無法評價《美人魚》。
周星馳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他堪稱華語電影市場上一個最大的“行走的IP”,這自然是有好處的,比如有相當大的圈粉價值,80后的星粉貢獻了票房的很大部分。但這也造成了一種遮蔽,即談論電影時,影評人與其說是在談論電影,毋寧說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