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不是到2020年就一勞永逸
扶貧還是要抓教育,孩子掌握了技能就很快能脫貧。
責任編輯:呂宗恕 蘇永通 實習生 張小蓮 舒婷
陳開枝
扶貧還是要抓教育,孩子掌握了技能就很快能脫貧。
扶貧效果好壞,不能只以各地自行上報的為準,要推行第三方評估。
要把市場調動起來,讓市場與社會組織也參與扶貧。
自1996年以來,我到過很多貧困地區,從廣西十萬大山、云南玉龍雪山、四川大小涼山、青海巴顏喀拉山、甘肅青海祁連山、寧夏六盤山、山西河北太行山、安徽大別山,到大興安嶺、內蒙古牧區,都有我的扶貧對象。
1996年中央提出“對口幫扶”后,廣東省委決定讓廣州去幫扶廣西百色,廣州市委就決定由我(注:陳開枝時任廣州市常務副市長)負責這項工作。當時書記說這項工作難度很大,請開枝同志去比較合適。我當時還在國外,接到電話要陪省委書記謝非同志去廣西交接扶貧工作,就趕回來了。11月28日在市委書記的帶領下,來到了百色。
去到百色,我們感到非常震撼,當地有人說老百姓的生活比新中國成立前還差。這么說是有依據的,一是人口增加了,人均耕地大大減小,加上又是國防前線,經過多年砍伐、水土流失、地力破壞,農民又沒有別的收入,當然比以前還要困難。當時百色12個縣,357萬人,但是財政收入才兩億六千多萬元,解放后國家的投資人均不到1塊錢。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一百萬人沒路走,八十萬人沒水喝,六十多萬人生活在絕對貧困線以下,十五到二十萬人生活在絕對沒有生存條件的地方。當時一個人在石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