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意義的手術與諾獎評委辭職
意大利醫生馬基亞里尼的人造氣管曾經被同行譽為再生醫學和干細胞生物工程學領域的突破性成就,其首次進行的移植手術也被認為具有里程碑意義,但是隨著更多移植手術的進行,事情逐漸發生了變化,并最終導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委員會的兩位評委辭職。
責任編輯:朱力遠
馬基亞里尼展示他所設計的Y形人造氣管支架。
意大利醫生馬基亞里尼的人造氣管曾經被同行譽為再生醫學和干細胞生物工程學領域的突破性成就,其首次進行的移植手術也被認為具有里程碑意義,但是隨著更多移植手術的進行,事情逐漸發生了變化,并最終導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委員會的兩位評委辭職。
2016年2月8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委員會秘書長烏爾班·倫達爾(Urban Lendahl)宣布辭職。隨后,2月12日,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副院長安德斯·哈姆斯滕(Anders Hamsten)也宣布辭職。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是負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選的機構,由這一機構挑選的該學院和世界其他學術機構的成員組成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委員會,共有50位評委。倫達爾和哈姆斯滕都是評委,他們為何在一個月內相繼辭職?
與學術不端有關
倫達爾和哈姆斯滕的辭職都與學術不端有關,但并非他們二人有學術不端行為,而是與他們有關系的人有學術不端行為,并且被調查證實。這個人就是哈姆斯滕在2010年聘請到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擔任客座教授的外科醫生馬基亞里尼(Paolo Macchiarini),后者的學術不端行為集中在其研發和進行的人造氣管移植。
馬基亞里尼是意大利人,1986年獲意大利比薩大學碩士學位,1997年獲法國弗朗什-孔泰大學博士學位,是國際再生醫學和干細胞生物工程學領域的知名專家。他的研究團隊創造性地利用干細胞和塑料氣管再造人造氣管組織,并用于移植。這項發明成果發表于著名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被同行譽為再生醫學和干細胞生物工程學領域的突破性成就。
但是,在馬基亞里尼利用人造氣管為病人移植的過程中不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