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兩會特別報道】幾千代表怎么坐,少數民族代表漢語不熟練怎么辦?大會的熱鬧與“門道”
2015年兩會期間,習近平、李克強參加地方代表團審議所選擇的“樣本省份”基本與中央政策重心吻合。
責任編輯:李梁
每個人都有自己用得最順的語言,遇上代表漢語不熟練怎么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第十九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應當為少數民族代表準備必要的翻譯”。圖為2015年3月5日,北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
2015年兩會期間,習近平、李克強參加地方代表團審議所選擇的“樣本省份”基本與中央政策重心吻合。
每年兩會期間,解放軍團都住在京西賓館,就算是2012年京西賓館修繕,以往的???mdash;—江蘇團、西藏團、上海團、新疆團都暫時另覓駐地,解放軍團也依然住在這里。
今天是全國政協第十二屆四次會議開幕的日子,還有兩天,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也要開幕了。
這么多人怎么坐到一起開會?國家元首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不坐主席臺第一排?為什么人們喜歡解讀領導人下團的路線?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后,既有政治的熱鬧,也有政治的門道。
幾千個人怎么“坐”
截至2月26日,本屆(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實有代表2943人。3月5日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時,這么多代表都要坐在人民大會堂里,聽取“六大報告”(政府工作報告、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和“兩高”報告)之后。座位的安排確實是個問題。
參加全體大會的所有全國人大代表都坐在人民大會堂一樓,這場會議“主要是聆聽”(一位貴州團全國人大代表語),聽的位置怎么樣安排比較合理?座位安排的規則概括起來就是:不同代表團按豎排就座,同時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坐中間、坐前面。這位貴州團人大代表說,“這樣可以讓每個代表都有機會近距離接觸,看到國家領導人。”
2009年前,全國人代會的座次安排是按參會代表省、直轄市、自治區的固定排序,以及列席委員的界別排序,再依據代表委員的姓氏筆畫來確定座位,姓氏筆畫多的人一直坐后排。十屆人大代表童海保就對南方周末記者坦言,自己“一直坐后面”。
2009年之后,全國人代會的座位規則有所調整,除了列席和旁聽大會的人員在固定區域就座之外,35個代表團代表席次每年都要輪換:會場中間按列就座的7個代表團次年會被移到會場兩側,其他28個代表團則相應地往中間移動;每個代表團中,除了省長和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始終坐在前排之外,坐在前面五分之一左右的代表,第二年可能會被輪換到該代表團的后端就座。
此外,出席大會的35個代表團和列席、旁聽人員按一定規則在人民大會堂大禮堂就座,政協委員一般坐在二樓。在人民大會堂和這么多人一起開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連續擔任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著名律師遲夙生笑言,自己曾在會議開始前和中場休息的時候跑到大會堂二樓去,“看看有沒有什么名人、明星”。
聽完了報告,作為最高權力機關的人大要“審議&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