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設置貫通中小學的科學課
科學哲學不僅告訴你科學的規范和方法,而且可以揭示科學的邊界、科學之外的世界和人類智慧的未來。
責任編輯:戴志勇
這門課程,在幼教和小學低段,主要是講科學家的故事,突出科學的創新精神和求真精神。
小學中高段和初中階段,開設自然科學史,但并不是按照順序講自然科學的發展史,而是追蹤正在上課的數理化地生這些課程,它們講到哪兒,自然科學史課就追到哪兒。
科學哲學不僅告訴你科學的規范和方法,而且可以揭示科學的邊界、科學之外的世界和人類智慧的未來。
前些日,關于“民科”率先提出引力波并遭冤屈的新聞沸沸揚揚。引力波當然不是中國“民科”提出的,冤屈也談不上,整件事像是小編的一次績效努力。但這件有點狗血的新聞背后,的確隱藏著一個國人的集體心愿:呼喚頂尖科學家。對此類“民科”的追捧,也反映了追捧者缺乏起碼的科學素養。
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不出杰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F在我們也培養了不少人才,但能在某個領域領世界潮流之先,為世界文明和科學做出重大貢獻的寥寥無幾。
科學家分五類
科學哲學家庫恩說過,每門科學都有核心科學家,一般也就數位到十數位而已,他們掌握著這門科學的范式。就像冥王星事件,當初說它是九大行星之一的是那群人,后來說它不是行星的也是那群人。他們開個會,就宣布太陽只剩下八顆行星了,至于其他人,包括去開世界天文學大會的絕大多數天文學家,實際上只有接受的份兒。其實關于冥王星的爭論從它被發現的那天就開始了,但是決定權在那群人手里。那群人,就是核心科學家。國人盼望的就是這樣的中國科學家。——我們有嗎?有幾個?有這樣的人,才叫掌握世界科技核心理論和技術。
再換個說法??茖W家其實分五類。
第一類,插旗的。當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