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是孩子的毒藥?
生活在貧困家庭的孩子,敏感地意識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并感受到壓力。而這種壓力,對他們的大腦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傷。
生活在貧困家庭的孩子,敏感地意識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并感受到壓力。而這種壓力,對他們的大腦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傷。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貧窮對孩子意味著什么。
“出身越底層,上的學校越差”,這一趨勢正在被加劇和固化。三十年來,國家的轉型在繼續,但底層個體命運的轉型,卻在逐漸陷入停頓。
據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劉云杉統計發現,在1978—2005年近30年間北大學生的家庭出身中,1978—1998年來自農村的北大學子比例約占三成,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農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
而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社科2010級王斯敏等幾位本科生在清華2010級學生中做的抽樣調查顯示,農村生源占總人數的17%。那年的高考考場里,全國農村考生的比例是62%。
不僅僅是北大清華。教育學者楊東平主持的“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的研究&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