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婆媳關系就一個字:熬
婆媳關系是一種類似于母女的倫常關系,卻沒有血緣,因此很容易出矛盾。
此前,因“小三門“事件”,復旦歷史系副教授徐沖長達13頁的教科書式辯白文出爐,把他一家波瀾壯闊的婆媳斗爭史毫無遮掩地攤在了公眾面前。狗血的細節不說,但媒體曝光的婆媳事件比比皆是,“婆婆跟丈夫同睡3年,小夫妻終離婚”、“媳婦終生不育婆婆讓離婚”....
據德國進化心理學家尤勒的研究與美國普渡大學的調查報告顯示,婆媳關系在母婿、翁婿(岳父和女婿)、公媳、婆媳四種關系中是最不和諧的。婆媳關系緊張是現代人生活節奏緊張造成的嗎?古代婆媳關系會不會更和諧些?
“知道”(nz_zhidao)帶你去瞧瞧在古代媳婦如何與婆婆斗智斗勇。
央視又做“幸福感調查”了,這次,婆媳關系成為上榜的高頻詞。
CCTV“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 在全國省會城市發放10萬份調查問卷。2016年2月23日,調查結果新鮮出爐。受訪人群認為,婆媳關系對“幸福感”影響很大。
婆媳關系歷來不缺少火藥味。在某些婆婆的眼里,媳婦是突然闖進家門,與自己爭權的外來物種;在某些媳婦的眼里,婆婆是到處長了觸角,天生就愛挑毛病的無敵怪獸……
婆媳關系是一種類似于母女的倫常關系,卻沒有血緣,因此很容易出矛盾。
其實,在很早以前,媳婦跟婆婆是可以有血緣的。那時我們并不將公婆稱為公婆,也不將媳婦稱為媳婦,我們有另外的叫法:“舅姑”和“新婦”。
“舅”是母親的兄弟,“姑”是父親的姐妹,古人把“公婆”稱作“舅姑”,說白了是兩個家族世代通婚的結果,夫妻倆很可能是姑舅表兄弟姐妹,舅舅變成了公公,姑姑變成了婆婆,所謂親上加親。
親上加親中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呂雉和張嫣。
呂雉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她顯然看到了血緣的重要性,讓自己的兒子劉盈,娶了她那年僅12歲的外孫女張嫣。這對婆媳關系,同時是外婆與外孫女的關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