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特別報道】“游說”兩會的環保企業家

環保企業家們感慨,政治資源還太少。身為唯一一家以節能環保為主業的央企董事長,王小康要面對大量民營企業家的訴苦,“我在他們心目中被當成國家機關了?!?/blockquote>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楊安娜 向凱

(農健/圖)

環保企業家們感慨,政治資源還太少。身為唯一一家以節能環保為主業的央企董事長,王小康要面對大量民營企業家的訴苦,“我在他們心目中被當成國家機關了。”

“辛苦了,你的人大代表身份對產業很重要的。”

“大家都是為了環保行業!”

2016年3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前夜。湖南代表團駐地旁的一家餐廳里,兩名環保企業家舉杯致意。其中一位是全國人大代表劉正軍,另一位是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環境服務業商會(以下簡稱“環境商會”)會長趙笠鈞。

2015年以來,中國的環保企業家們體驗著其他行業無從體會的矛盾情感:既躊躇滿志,又疑慮重重。這是一個對政策極其敏感的新興產業,一點風吹草動都影響著資金流向和人心浮沉。

惟其如此,環保企業家們須使出渾身解數,將產業界的聲音傳遞到廟堂之上。

現在,進入“兩會”時間——

78號文成提案熱點

“環保產業作為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應該得到國家在稅收政策上更多的傾斜。78號文反倒加大了環保產業稅負。”

距全國政協開幕還有兩天時,環境商會辦了一場媒體見面會。面對請來的六十多家媒體,趙笠鈞頻頻提及半年多前出臺的財稅78號文。

“營改增”稅制改革背景下,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印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78號文)。該文規定,污水垃圾處理、再生水和污泥處理勞務,自2015年7月1日起征收增值稅。

環境商會每年可通過全國工商聯向政協上交團體提案。2016年一份《關于完善環保產業稅收優惠政策的提案》,看似平淡無奇,其實集納了業界強烈訴求:調整78號文,重新“將工業和危險廢棄物納入‘垃圾’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