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特別報道】市場的事不說少說,政府的事很細很全 地方發改委主任談“十三五”規劃
產能里有落后的也有先進的,落后的要將它淘汰掉。先進產能,如果確有過剩,則要吸納,不能因為有階段性的產能過剩就將其淘汰。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6年2月29日,從武漢中央商務區地鐵站石門下走過的行人。背景是華中第一高樓武漢中心。經過三十多年發展,中東西部的差距越來越大,當前中部和西部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而中國要實現全面小康,應該是全民族的小康。要實現區域協調,就需要國家將新興產業盡可能地向中西部傾斜。
“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安排了若干個國際樞紐機場建設,要進一步加強,但中部一個都沒有。
產能里有落后的也有先進的,落后的要將它淘汰掉。先進產能,如果確有過剩,則要吸納,不能因為有階段性的產能過剩就將其淘汰。
“所有矛盾都到了從根本上解決的關鍵時期”
南方周末:“十三五”規劃跟以前的五年規劃比,主要有什么不同?
李樂成:這一次規劃和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在規劃的內容、形式方面做了非常大的改變。
過去的規劃文本,對產業、市場確立很多目標、舉措,描繪較多較細,數據很多。這次規劃變了,凡是能讓市場決定的東西,規劃里面基本不說,或者說得很少,但政府要干的事說得很細、很全。
張八五:“十三五”與過去的歷次“五年規劃”相比,面臨的難度很大。特別是經濟方面遇到的一些困難問題,“十三五”之前,改革開放以來的七個五年計劃中,每次面臨不同問題,要么經濟過熱需要壓縮投資,要么經濟增長偏緩需要穩增長?,F在是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惠民生、恢復生態,所有矛盾都到了必須下大力氣、從根本上解決的關鍵時期。
這種矛盾比任何時候都要錯綜復雜。過去發展是第一要務,所有問題基本上都可以通過發展去解決。刺激發展的辦法,簡單措施就會奏效,就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兩個積極”就能夠解決我們面臨的所有問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