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去產能就是要淘汰僵尸企業
如果一個行業長期產能過剩,僵尸企業無法出清,那一定有什么妨礙了市場起作用。例如,對一些地方政府來說,它們有強烈的動機給本地國企與大型民企輸血補氣續命;對企業而言,誰也不愿意被去產能。
責任編輯:陳愷辰 蔡軍劍 實習生 李崢 任劍釗
有個段子說,全世界鋼鐵產量排名,中國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這是實情。后來,鋼鐵要去產能了,河北也是首當其沖。根據2016年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十二五”期間,河北省累計壓減煉鐵產能3391萬噸、煉鋼4106萬噸。
鋼鐵去產能仍是進行時。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提出:從2016年開始,在近年來淘汰落后鋼鐵產能的基礎上,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嚴禁新增產能,對違法違規建設的,要嚴肅問責。2016年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6年河北省再壓減煉鐵產能1000萬噸、煉鋼800萬噸;到“十三五”末鋼鐵產能將控制在2億噸左右。
看起來,鋼鐵去產能一點也不難。政府一聲令下,任務層層分解,指標層層下壓,令行禁止,手到病除。但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去產能極為艱難。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中國粗鋼產量80383萬噸,同比下降2.3%;生鐵產量6914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