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經濟“優等生”的轉型大考
壞消息是,企業經營很艱難。好消息是,大家都很難。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6年3月5日下午,北京,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廣東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從短暫掃過的電視鏡頭里,有記者認出了雷軍和董明珠用的都是自家手機:雷軍是小米5和紅米Note3,董明珠是格力手機。
“哪些城市是深圳的競爭對手?”南方周末記者問他。許勤露出友好的笑容:“都是我們的合作伙伴。”
“以前以為電飯煲沒什么技術,后來仔細研究了一下,國內企業還真做不了……口感真的好,好像能讓米粒在電飯煲里跳舞。”
廣東有足夠的理由被稱為“優等生”,它已經連續27年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一。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9日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對廣東代表提出了期待,“廣東經濟體量大、帶動力強,要為國家做更多貢獻。中央會給你們更多政策性支持。希望廣東在改革開放中當好排頭兵,勇挑重擔,為頂住經濟下行壓力提供有力支撐,發揮更大作用帶動全國。”
然而,樂觀之外也有煩惱。“去年以來,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復雜嚴峻程度超出預期……壞消息是,企業經營很艱難。好消息是,大家都很難。”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代表在廣東團的會議中這樣說。不過廣東團的代表們更喜歡用一個相對樂觀、有盼頭的詞去概括目前的狀況:“陣痛”。
“廣東的問題確實暴露得早”
3月6日下午的廣東團開放日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向兩百多名中外記者介紹,2015年廣東的經濟平穩發展,GDP增長8%,居民人均收入增長8.5%,出口增長0.8%,“算是持平”,第三產業占比超過50%,“總體效益、質量和結構是向好的”。
“從數據看,廣東經濟轉型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廣東省原發改委主任李春洪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廣東提出轉型升級已經有十幾年,特別是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壓力最大的“重災區”就是廣東,“那個時候提出了騰籠換鳥,我們的工業轉型了這么多年,真的很不容易。”
李春洪列舉了兩組數據能代表廣東省工業轉型升級的數據:2015年,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增加值的比重達到48.5%,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增加值27%。他還看重廣東“空氣質量全省城市達2級以上天數91.1%”。
在他看來,2008年金融危機是廣東進入現在所說的“新常態”的起點,再加上廣東政府歷來比較尊重市場,不存在大批量的庫存積壓,“現在應該說廣東初步給全國在這方面做了一個前期探索。”
樂觀之外也有煩惱。胡春華也坦言了憂慮:廣東的進出口占到全國的1/4,“廣東今年的經濟能不能保持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