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就業歧視,國家部委當率先垂范” ——訪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侯欣一

這些年來,在中國,諸多招聘公告中,如上所述的限定條件,隨處可見。很多人已經“見怪不怪”,但在另一部分人看來,這屬于明顯的“歧視行為”,對社會的基本公平、正義,傷害甚大。

責任編輯:馮禹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謝菲 紀曉雨

全國政協委員侯欣一。(南方周末記者 李微敖/圖)

“要求35歲以下”,“只要男性”,“只限京籍生源”……

這些年來,在中國,諸多招聘公告中,如上所述的限定條件,隨處可見。很多人已經“見怪不怪”,但在另一部分人看來,這屬于明顯的“歧視行為”,對社會的基本公平、正義,傷害甚大。

2003年3月,即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及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期間,時任全國人大代表鄭功成、時任全國政協委員張慶成,就為此提出,中國需要制定一部反就業歧視法,以應對這一問題。

此后,幾乎每年的全國“兩會”,都有代表、委員提出類似議案、提案。

2016年3月,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法學院侯欣一教授,個人第三次提出這一提案,并就此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

南方周末:您是基于什么考慮,開始關注反就業歧視問題并發起提案的?

侯欣一:首先這與我個人的工作環境有關,我是在大學里教書,整天與學生們打交道,深切感受到學生們在就業時,遭遇到的種種歧視。

南方周末:主要是受到哪方面的歧視呢?

侯欣一:主要是性別歧視。很多女同學,在找工作時遇到了很普遍的“性別歧視”。有些工作崗位,哪怕這個女孩子再優秀,用人單位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也會選擇相對平庸的男生。久而久之,女生們開始回避(性別歧視)這個問題,乃至漸漸麻木。其實,作為教師,你可以真實地感受到她們內心里的那份絕望,這種情況令人痛心。

此外,對于學生的生源地、戶籍等方面的特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