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越南漁船上的槍
中國全方位立體式的南海維權模式正在組建之中,而越南等聲索國的海上民兵組織卻已在南海地區活躍多年。
責任編輯:姚憶江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文莎 黃金菊
游弋在海南省西沙群島海域的越南漁船。
編者按
2016年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部長盛斌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要大力加強國防動員力量建設。調整優化民兵、預備役部隊規模、結構和布局,突出抓好海上民兵、邊海防民兵、應急民兵和新型預備役部隊建設,提高國防動員各類專業保障隊伍建設質量,打造平時能服務、急時能應急、戰時能應戰的國防動員力量體系。”
兩會前夕,軍隊人大代表、海南省軍區政委劉新也曾呼吁,“大力推進海上民兵建設。”據劉新代表透露,海南省軍區和地方相關部門共同組織編制的海上民兵參與維權的配套政策已正式頒布。兩會上,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董事長李光宇、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稽查專家組組長等多位來自地方的代表、委員也呼吁加強海上民兵建設。
一時間,中國海上民兵建設受到了國內外媒體的關注。
目前,我國海上安全環境更趨復雜,當前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控制近海有能力、拓展外海有基礎、發展遠洋有條件的海上武裝力量,來維護海上安全與發展利益。中國全方位立體式的南海維權模式正在組建之中,而越南等聲索國的海上民兵組織卻已在南海地區活躍多年。
揭秘越南海上民兵自衛隊,能為我們的海上維權提供現實的參考。
5月的休漁期即將來臨,現在是海南省三沙漁民短暫的豐收季節。
浪尖上討生活。強臺風、海盜、鄰國執法船……崔思義17歲起就隨父出海,這些他都曾遭遇過。
“不要磨蹭,快點卸(貨)!”步話機中傳來崔思義沙啞的嗓音。
碼頭上,船員、婦女、孩童等家屬臨時拼湊成一支搬運工隊伍,一箱箱海鮮從船上運到冷藏貨車上?;字甑拇匏剂x經營著一家13條船的漁業公司。家中,女兒和兒媳婦守著一部海事衛星電話,晝夜輪流,每隔一小時詢問出海漁船的情況:在哪里?打到多少魚?周邊是否發現“怪異”的船只?
讓漁民沖到最前線
如今,最讓崔思義感到糾葛的是,那些懸掛著越南國旗的“漁船”。海南的三亞、潭門以及廣西北海等地的漁民多次反映,他們在南沙、北部灣等海域遭到外籍漁船的搶劫、抓扣。這些外籍漁船上配備手槍、沖鋒槍,有十幾名年輕的船員,通常用中文或英文發出各種指令,情急之中會講出一口流利的越南語。
早在上世紀60年代,越南漁民就開始“一手持槍,一手撒漁網”,活躍在“海上胡志明小道”等相關海域上。從受害中國漁民的描述判斷,這些武裝起來的漁船極有可能就是越南的海上民兵。
2009年11月,越南國會以89%的支持率通過《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