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堵住個人信息泄露,須專門立法專訪國家工商總局消保局副局長黃建華

新消法實施兩年成效如何?面對中國已成為全球網購最活躍市場的新形態,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又面臨什么挑戰和難點?

責任編輯:呂宗恕 實習生 張小蓮 盧世博

 

(農健/圖)

專題按

每個人自出生開始,是成長壯大的一生,也是面對消費的一生。

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有相對固定的消費產品。比如,從嬰兒時期的奶粉、尿不濕等婦嬰用品,到即將站在起跑線上的教育培訓輔導課,再到大學校園里新潮的分期消費,再到戀愛周期里的網絡紅娘或真人秀,再到原本可以安享晚年的分時度假。

就在你還來不及享用正牌優品帶來的消費便利時,不良企業或商家為追逐暴利而布下的陷阱正張著大口,等著一個又一個無辜又無助的消費者。

本期“3·15”專題以文圖形式,聚焦人生中五個環節里的消費陷阱,對話決策層,以期警示商家,提醒消費者。

“網購平臺上個人信息保護如何落實”“三倍賠償調解難度加大”“七日無理由退貨”難以落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新消法)在爭議中走過了兩年。

據國家工商總局提供的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處理消費者投訴129.11萬件,居“十二五”以來最高,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8.6億元。

南方周末記者從國家工商總局獲悉,“七日無理由退貨”將在2016年出臺更具操作性的實施意見,而被詬病的“個人信息被泄露舉證難”還有待通過專門的立法立規加以解決。

新消法實施兩年成效如何?面對中國已成為全球網購最活躍市場的新形態,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又面臨什么挑戰和難點?南方周末記者2016年3月4日專訪了分管12315工作的國家工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副局長黃建華。

黃建華(受訪者提供/圖)

網絡投訴居榜首汽車糾紛不斷

南方周末:今年是新消法實施第二周年,中國消費者面臨的“舉證難、鑒定難、索賠難”三大難題似乎難以破題?

黃建華:新消法對維護誠信、方便消費維權等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在落實上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七日無理由退貨、舉證責任倒置、消費欺詐等等,要處理這些問題確實有難度。我們正按照國務院的相關部署,正在積極推進這些工作。

為了讓新消法得到有效實施,全國人大常委會2015年6月中旬至8月,分赴浙江、天津等7省份進行執法檢查。針對三大難題,建議由國務院制定消費者保護法實施條例,將無理由退貨、懲罰性賠償、個人信息保護等進行更具操作性的細化工作。目前,工商總局正在按照要求,協調有關部門抓緊落實。

中國消費者維權身陷“舉證難、鑒定難、索賠難”。以假冒商品為例,消費者打假維權方式一般有三種途徑:向經銷商索賠、向工商和質監投訴舉報、向法院起訴經銷商。法律上要求消費者自行舉證,但幾乎所有的廠家都不針對個人出具假貨的鑒定報告。

南方周末:2015年中國消費者維權從數據以及領域上有哪些變化?

黃建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