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時度假 又一個吸金黑洞
凡是一簽合同就是30年,或者宣傳世界各地都能去游覽的,肯定是騙子。
責任編輯:呂宗恕 實習生 高佳 朱小溪
如果老年人購買了分時度假產品又想維權,代價會很大,就是追回一只雞,殺死一頭牛。
凡是一簽合同就是30年,或者宣傳世界各地都能去游覽的,肯定是騙子。
分時度假是一個舶來品,自上世紀90年代引入中國,一路擴張,一路爭議不斷。
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銷售分時度假產品的公司多以退休老年夫婦為目標客戶,盡施推銷技巧,夸大宣傳,簽單合同金額從5000元到78000元。而國內分時度假市場魚目混珠。一旦簽約,消費者就如掉進了一個吸金漩渦。
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4年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人2.12億人,占比總人口15.5%;65歲及以上人口數為1.37億人,占比10.1%。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中國將有35%的人口超過60歲,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
有跡象表明,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逐步健全,城市老年群體高端、大額消費的傾向性越來越強。中國消費者協會原副會長劉俊海說,人口老齡化勢不可擋、老年群體大額消費傾向愈發明顯,同時老年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也逐漸凸顯。
在缺少針對性適用法律、后悔權切口過小的環境下,也許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制度是一個方向:無法選優,先劣汰。
“感覺就像一群騙子”
2016年1月4日,天剛亮,家住北京的閆鶴群就頂著寒風出了門。盡管律師說過他沒必要跑七八十公里,但他仍然堅持出庭,“在國企干到退休,自以為見多識廣,沒想到被分時度假坑了。”
分時度假指把酒店或度假村的客房,按10年至40年甚至更長的期限,以會員制形式一次性出售給客戶,會員獲得每年到有合約的酒店或度假村住宿7天的一種休閑度假方式。消費者可通過交換服務系統,把自己的客房使用權與其他會員異地客房使用權進行交換,以此實現低成本到全球各地旅游度假的目的。
閆鶴群夫婦掉入“陷阱”,是在2013年1月17日。當天下午,退休兩年多的閆鶴群夫婦路過北京西二環萬通大廈,被一名穿西服的年輕人攔住,“是××介紹你們來的嗎?”
兩天之前,閆鶴群的老伴接到自稱是北京洪源假日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洪源假日)一銷售人員的電話。電話中,銷售人員推薦分時度假產品,并邀請閆鶴群夫婦到萬通大廈參加產品推介會。
推介會現場布置得像高端產品展銷會,墻上醒目的位置上掛著“RCI”的標志。“RCI”系美國一家國際分時度假交換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分時度假企業之一。一年輕業務員告訴閆鶴群:“(入會后),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你想去哪就去哪,想什么時候去就什么時候去。”
閆鶴群稱,推介宣講會開始后,該年輕人一直守在他們身旁,如果有別的夫妻想過來問話,都被洪源假日的工作人員打斷。曾參加過當天推介會的另外三對老年夫婦向南方周末記者證實,當天下午會場里將近40對老年夫婦,每一對夫婦身邊都有一名由洪源假日安排的工作人員,“只要發現參會者有交流,他們就插進來,不讓我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