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職不同命,誰在主宰運動員?
有功成名就者也有時運不濟者,退役后窮苦潦倒的運動員也大有人在。
有功成名就者也有時運不濟者,退役后窮苦潦倒的運動員也大有人在。全國舉重冠軍鄒春蘭1993年退役后,在一家浴池以搓澡謀生。在國外,羅馬尼亞體操名將弗洛麗卡•羅奧尼達退役后走投無路轉行做妓女,讓整個歐洲體育界為之震驚。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同職不同命,誰在主宰運動員?
奧運冠軍一條微博引發的討論
前段時間,奧運會蹦床冠軍何雯娜在微博在微博曬“2464.70元工資單”并配文“來吧,工資比我高的,可以來炫耀了”引來網友的一片吐槽。
實際上,當何雯娜奪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蹦床冠軍后,單單所屬的福建省龍巖市就給她頒發了100萬元的獎金,這還沒算她成名以來所出席商業活動的收入。此前,何雯娜還在微博上曬過自己的寶馬汽車、北京的房子,這些僅靠兩千多元的月收入怎么可能實現呢?網友們覺得她的“曬窮”實際上是在炫富,何雯娜則回應“工資是真實的,運動員平時很累很枯燥,只是想拿這個來活躍一下氣氛,并沒有其他意思。”
不論孰是孰非,何雯娜曬工資反映了一個現實問題,體制內運動員的工資到底高不高?如果奧運冠軍的工資也只有兩千多塊,那沒有成績與名氣的運動員是否終日口袋空空也?
一墻之隔,誰在羨慕誰?
我國的舉國體制自新中國成立后開始實施并沿用至今的。在舉國體制的框架里,運動員是體制內的員工,負責訓練和參賽,國家發工資養著,并負責調動一切優勢資源為其提供便利。但運動員的工資并不等于其全部收入。
從80年代起,隨著市場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