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霧霾口罩市場亂象:有口罩過濾效率僅為1%
防霾口罩不僅品牌眾多,且價格懸殊,最便宜的僅四五毛錢,最貴的則達數百元。目前,民用口罩沒有國家標準,名目繁多的口罩真的能吸附PM2.5嗎?
3月17日,市民在霧霾天氣中戴口罩出行。
近日,上海霧霾鎖城。3月19日,上海市質監局執法總隊根據舉報線索,對某網店倉庫開展執法檢查。經現場檢查,執法人員發現其口罩產品涉嫌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共計3個型號400余件。20日,上海市質監局執法總隊又突擊檢查桃浦路光彩市場,僅從兩家店鋪內就發現偽劣口罩1000余只,大量口罩涉嫌假冒3M、朝美等品牌。
調查發現,防霾口罩不僅品牌眾多,且價格懸殊,最便宜的僅四五毛錢,最貴的則達數百元。目前,民用口罩沒有國家標準,名目繁多的口罩真的能吸附PM2.5嗎?
多個品牌因虛假宣傳被處罰 抽檢過濾率有的僅為1%
在這次突擊檢查之前,上海市質監局就已發布過“口罩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3月9日,上海市質監局公開披露,依據工業口罩標準、紡織品安全技術規范等,風險監測共采集的69批次樣品中54批次不符合標準,占比超過78%;22批次紡織品口罩的面料或里料的pH值超出參考值范圍,占比超過31%。
事實上,市面上不少口罩都標注了過濾效率,大多宣稱在90%以上,但是從目前公開檢測結果來看,能達到宣稱效率的口罩并不多。2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