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中國留守兒童報告】農村留守兒童,不算最慘,還能更好

享受了與父母同住之福的農村非留守兒童,健康營養與學業狀況并不優于留守兒童,但顯然媒體關注就少多了,成為一個幾乎被媒體遺忘的邊緣群體。

責任編輯:責任編輯:蘇永通 呂宗恕 李楠 馮飛 何海寧 朱又可 馮翔 戴志勇

2016年1月25日,廣東中山某嬰兒用品生產車間,楊麗工作的時候,軒軒就坐在旁邊用手機看動畫片。楊麗是貴州惠水縣布依族人,因為舍不得4歲兒子軒軒留在老家做“留守兒童”,從四年前開始,楊麗便一直將兒子帶在身邊。楊麗這樣的母親也因此被媒體形象地稱為“袋鼠媽媽”。(東方IC/圖)

享受了與父母同住之福的農村非留守兒童,健康營養與學業狀況并不優于留守兒童,但顯然媒體關注就少多了,成為一個幾乎被媒體遺忘的邊緣群體。

要賦予農民工以市民權利。2014年,中國的城市化率是54.8%,但戶籍人口城市化率只有35.9%,差了約19個百分點。這個差距應該抹平。

留守兒童,是中國工業化、城市化與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副產品。

改革開放以來,億萬農民背井離鄉,去城市、去沿海地區,追求更多的機會、更高的收入與更好的生活。2014年農村外出務工人數16821萬。父母外出打工,將子女留在老家由祖父母照看,或父親出去打工,母親留在家里照看子女,都是很常見的情形。

2013年全國婦聯課題組《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稱: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樣本數據推算,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

五大風險

學界與輿論界普遍關心留守兒童現象,一般認為農村留守兒童面臨下述五大問題/風險。

(1)營養與健康問題。父母外出的留守兒童,常常由祖父母作為監護照料者,這些老人往往缺乏營養、健康與衛生常識,加之劣質代乳品與劣質食品充斥農村市場,這些因素令其孫子女面臨暴露于營養不良及健康衛生方面的風險之中。

(2)學習與認知問題。照料的老人往往沒多少文化,缺乏輔導孫子女學習的能力;年老體衰,缺乏管束孫子女的精力;隔代撫育,往往過分溺愛孩子,缺乏督促孫子女學習的動力,這些因素不利于留守兒童的學習表現。

(3)心理與性格問題。由于父母言傳身教較少及與父母情感交流較少,一些留守兒童的心理發展可能會兩極化:或者有孤獨傾向、過分敏感傾向與自卑傾向及社交障礙,變得過于內向與孤僻,在學校里缺乏朋友或被大孩子欺凌,或者因為缺乏管教而變得非常任性,叛逆心理特別強,甚至有暴力傾向,成為欺凌者。

(4)行為問題。由于缺乏父母的關愛與管束,一些留守兒童沒有形成正確、正常的道德觀念,成為問題兒童,亂紀、行為失范,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5)安全問題。留守兒童往往由祖父母照料,老人精力不足,令他們暴露于各種人身安全風險中,每年媒體報道的留守兒童溺水、交通事故層出不窮。因為生源持續減少,農村中小學在不斷減少與合并,學校離家越來越遠,提高了交通風險。相對于非留守兒童,缺乏照看的留守兒童更容易成為刑事犯罪受害人,留守兒童被拐賣、被殺害,留守女童被性侵的案件時有發生。

照料與生存資源的權衡

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心一般是問題導向的,多少有一些先入為主的基本假設:“留守兒童是農村中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