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漢改緬?why!“中國最值得緬甸新政府學習”
兩天前,據外媒報道,緬甸移民局批準數萬名華人加入緬甸國籍,并以“緬族”而非“漢族”拿到象征正式公民身份的粉卡。緬甸這個國家的魅力何在?當“第四波民主化浪潮”席卷這個國家時,年輕的執政黨民盟是否準備好了?
2月1日,在緬甸內比都,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主席昂山素季(中)在會議后離開會場。
3月30日,在緬甸內比都的總統府,卸任總統吳登盛和新任總統吳廷覺完成權力交接。兩天前,據外媒報道,緬甸移民局批準數萬名華人加入緬甸國籍,并以“緬族”而非“漢族”拿到象征正式公民身份的粉卡。緬甸這個國家的魅力何在?當“第四波民主化浪潮”席卷這個國家時,年輕的執政黨民盟是否準備好了?
“知道”(nz_zhidao)跟你追隨緬甸記協主席回憶的腳步,揭開緬甸這個國度的神秘面紗。
83歲的緬甸記協主席波道甲可能是緬甸在世的最年老記者。如果從1951年進入仰光大學任校報記者算起,他進入這個行業已超過一個甲子,先后浮沉于緬甸的黃金時代和最黑暗的半個世紀,80大壽之日,昂山素季致信肯定他是一位承前啟后的“無價”新聞人。
他敢當著登盛總統的面,批評這個國家的公務員系統是一列慢騰騰的火車,得把后面破爛的車廂全都扔掉。
他也批評群眾對昂山素季(全國民主聯盟主席)的盲目崇拜——“就算昂山素季后面是一群狗,他們也會投票給民盟”。
這位措辭犀利的老人絲毫不顧及自己和昂山素季她母親的摯友關系。因這層緣分,波道甲第一次見到昂山素季,后者還只是一名剛到印度讀書的15歲高中女生(1960年)。
而今,昔日少女已蛻變為一國未來的引領者,“她聰明,敏捷,尖銳,有膽識”,但波道甲依然很擔心她的追隨者“沒有資格”(管理這個國家)。
“你們想說什么就說吧”
與波道甲的見面,被安排在他的家中。房內擺設一切從簡,只有滿墻與政治人物的合影在訴說主人的不凡經歷——總統吳登盛、昂山素季、下議院議長瑞曼、三軍總司令敏昂萊……
茶幾上一摞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