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 中國留守兒童報告】那些“留在學校的兒童”

心理咨詢室是榮眾學校最奢侈的地方:一個心理治療專用沙盤,一個拳擊沙包,以及唯一一臺電腦。咨詢室從來不缺“患者”:不開心的、想家的、尿床的……

責任編輯:蘇永通 呂宗恕 馮翔 呂明合 曹海東 朱曉佳 李楠 馮飛

為了洗菜和鋤地,數學課推遲了。在這里,會讀書挺好,會種菜也不錯。孩子們關心菜價,關心哪種菜壓秤,洗菜時,動作熟練又麻利。(南方周末記者 ?張雪彥/圖)

心理咨詢室是榮眾學校最奢侈的地方:一個心理治療專用沙盤,一個拳擊沙包,以及唯一一臺電腦。咨詢室從來不缺“患者”:不開心的、想家的、尿床的……

在榮眾學校,每個學生一年的學費是9000元。這構成了事實上的經濟門檻——這里的孩子雖然留守,卻不十分貧困。

剛來學校的那個星期,彭欣老做同一個噩夢:夢里,她媽讓她爸給劈死了。一個女人倒在廁所里,血肉模糊,她認出那是她媽,“那肯定就是我爸劈的”。

彭欣爸媽離婚后,各自外出打工,一個去了廣州,一個去了杭州。10歲的彭欣被送到了榮眾留守兒童學校(以下簡稱“榮眾學校”)——湖南省永順縣唯一一所招收留守兒童的民辦寄宿小學,超過90%學生為留守兒童。

外出打工,在永順再平常不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轄7縣1市中,永順縣2013年常住人口近44萬人,排名正數第二;地區生產總值46.64億元,排名倒數第二。用榮眾學校校長瞿揚眾的話講,“這些年,永順沒變化”,成了國家級貧困縣,至今沒一條客運鐵路。

孩童留守家中,也就順理成章了。“你去鄉里看看,遍地都是。”瞿揚眾抬手一指,順著綿延的武陵山脈,橫著一劃——周圍到處是山,山里到處是留守兒童。

來學校的那天,彭欣看了眼校門上的金色大字:“留守兒童”,她不太懂那是什么意思?,F在彭欣六年級,好像懂了,說是“留在學校的兒童”的意思。

鐵閘門

石敏來榮眾學校時9歲,早彭欣一年。媽媽在浙江打工,爸爸吸毒。剛開始,石敏躲在廁所,一邊想媽媽一邊哭??拗拗?,就沒那么想了,甚至一連幾天,把媽媽給玩忘了。

榮眾學校建在山腳,藏于一片錯落的民房里,距縣城有五六公里山路?;野姿啻u砌成矮矮、彎曲的圍墻,墻頂插滿碎玻璃。一個走路比學生慢上好幾倍的大爺,守在門房。鐵閘門上掛著鐵鏈,一般只在送菜貨車進出時,才會“哐啷哐啷”打開。

學生一踏進這藍色的鐵閘門,就意味著,除了寒暑假,一個月只能回一次家。

2016年伊始,學校來了48名新生,床位和教室座位趨近飽和。在這12畝地上,已經擠了11間教室、10個班、28位老師以及423名學生。

新開學,哪個年級都有哭的。短則一周,長則一月。原因都一樣,想家,想父母,夾雜著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就像彭欣第一次進寢室,看見床邊貼著的標語,“寢室是我家”,乍聽挺溫暖,想想又鼻酸了。

張榮知道,新生是最需要關注的。

張榮是校長瞿揚眾的妻子,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