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將一瓣櫻寄我百種意
欣賞春櫻秋葉,是京都的盛事。嚴冬之際,櫻枝花苞已悄然膨脹。立春一過,氣溫雖未見回升,但風漸漸溫和起來。櫻花前線的新聞也排上日程。在銀閣寺前住了四年,附近的哲學之道是賞櫻名所。熟悉了花時,反而格外珍惜花開前的寂靜。
責任編輯:楊嘉敏
到了京都櫻花季,公交電車穿行在云蒸霞蔚的花影中。旅居日本八年,蘇枕書不但用文字、照片記錄下京都的日常,還嘗試用畫筆去描摹古都的細節。
欣賞春櫻秋葉,是京都的盛事。嚴冬之際,櫻枝花苞已悄然膨脹。立春一過,氣溫雖未見回升,但風漸漸溫和起來。櫻花前線的新聞也排上日程。在銀閣寺前住了四年,附近的哲學之道是賞櫻名所。熟悉了花時,反而格外珍惜花開前的寂靜。
最早是小黃花,隱藏于尖刺叢生的硬葉,卻有類似木犀科植物的優雅清香。與秋桂相對的春之瑞香是地道的木犀科植物,香氣清冽馥郁,可以做香水原料。接著是迎春花、連翹、白玉蘭。早櫻零星開了幾樹。倏忽3月末、4月初,不過三五日光景,櫻花便毫無準備地開了大半,又一夜醺然全開。游客們也如約而至,擠滿花下。上學途中摩肩接踵,擁擠不堪。忍不住停車同看,澄明無際的青空映襯團團輕粉的花枝,的確是無上佳景。
最美是夜櫻,在水邊垂垂曳曳,黯淡街燈不會奪去星月光輝。夜氣朦朧,花枝豐饒,流水不知何處來,攜落英與花影往黑暗去,不可置一語。突然一天春雨,脆弱的花很快就凋盡,只好無限惋惜,或者去看仁和寺晚開的御室櫻,平野神社的御衣黃。京都人心中,還有幾處不怎么被游客注意的看櫻花的地方,即“本地人的櫻花”。如左京區政府附近一段的白川疏水道,京大北部校區操場附近的一段疏水道,北白川天神宮。有些地方,跟景區離得極近,但游客絕不涉足,因而就成了本地人尤其在意的地方,仿佛是未經打擾的自家后院。
賞花既然是一件極受歡迎的活動,當然也是大眾趣味。人一多,就會被認為俗,要生出一些反論,甚至對花也要反感。但要理解日本,畢竟難以避開櫻花、富士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