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過勞死,一邊是人才流失麻醉醫生,窘境待解
中專生領導本科生,本科生領導碩士和博士,持續數十年的麻醉科知識倒掛的怪現象,或將以麻醉科本科專業被取消的方式終結。壯士斷腕的背后,是歷史與現實雙重作用下的結構性人才稀缺與流失。
責任編輯:呂明合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向凱 楊安娜
湖北省武漢市,武漢市中心醫院麻醉科醫生嚴虹,在下一臺病人來手術前的間隙,閉眼休息片刻。由于稀缺,麻醉科醫生超負荷工作已成業內常態。
中專生領導本科生,本科生領導碩士和博士,持續數十年的麻醉科知識倒掛的怪現象,或將以麻醉科本科專業被取消的方式終結。壯士斷腕的背后,是歷史與現實雙重作用下的結構性人才稀缺與流失。
2016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上,李克強表示要“加快培養全科醫生、兒科醫生”,被取消十年后,兒科專業重啟。
與此同時,另一則新聞則被媒體瘋狂傳播:一門與兒科類似的 “小科室”專業——麻醉本科——即將消失。具體的規劃是,2016年,將麻醉專業的招生數量降低50%;到2020年,麻醉專業本科將徹底消失在教育部招生目錄上。
上世紀80年代,為應對麻醉專業人才的匱乏,中國曾突擊培訓大量技工進入麻醉科,全國共五十多所醫學院也相繼設立麻醉本科專業。但三十多年過去,麻醉醫生仍然供不應求。
截至2015年,中國共有麻醉醫生75233人,每萬人擁有麻醉醫生0.5人——這一數字只占歐美國家每萬人擁有2.4名麻醉醫生標準的五分之一。按照上述標準,中國至少應該配備33萬名麻醉醫生。
人才流失、過勞猝死……麻醉醫生的短缺正在持續惡化。
“取消本科專業是為了解決麻醉科人才短缺?”乍看之下,看似悖論,卻是中國麻醉科專業尷尬現狀下,壯士斷腕的無奈選擇。
歷史和現實雙重作用,造就了當下部分醫院麻醉科的畸形發展:中專生領導本科生,本科生領導碩士和博士——缺少高學歷帶頭人,讓麻醉科室在醫院各科室中的地位進一步走低。
取消本科,也是業內對這一現象矯正的共同愿望。
支持者認為,本科階段將讓麻醉醫生接受臨床醫學教育,能提高麻醉醫生在醫院內外的地位和話語權;反對者則覺得,僅僅取消專業設置而不提升科室待遇,既會加劇人才短缺,也不能讓麻醉醫生受到更多尊重。
因人才短缺而設置的麻醉本科教育,現在又因面臨“短缺”被取消,是否即將淪為第二個“兒科專業”?
“其實這是業界大佬們又一次為麻醉科醫生們‘求關注、求疼愛’的表現。”沈陽軍區總醫院麻醉科醫生杜薇說。
“特色”成“累贅”
“取消麻醉專業”的新聞,對《中華麻醉學雜志》編輯部主任彭云水來說,并不新鮮。他的筆記本中,記錄了2013年1月30日參加的一場“請愿會”,請愿對象是衛生部幾個司長級領導。中華醫學會麻醉分會、中國醫師學會專家們的要求很簡單——取消麻醉本科。
“專家們認為麻醉專業的本科生培養已經影響到麻醉學科的發展。”彭云水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