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水利部月報引發的輿情 “超八成地下水不能飲用”是誤讀
“只能說80%的監測點位,不能說超八成的地下水遭受污染威脅?!?/blockquote>
4月5日,水利部官網上線最新一期《地下水動態月報》(2016年1月)。和往期月報相比,本期月報在降水、地下水埋深、地下水蓄變量以外,新增“地下水水質”一章。
有媒體注意到這一變化,以“水利部摸底地下水資源:八成不能飲用”為題進行報道。
“很震撼,但具有誤導性。”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劉永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該報道未能準確解讀水利部月報,“只能說80%的監測點位,不能說超八成的地下水遭受污染威脅。”
水利部辟謠:測的不是飲用水
根據月報,2015年,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和松遼等流域機構按照水利部部署,開展了流域地下水水質監測工作,對分布于松遼平原、黃淮海平原、山西及西北地區盆地和平原、江漢平原的2103眼地下水水井進行了監測,月報并未提及“全國&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佳凝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