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學區房

當謝云和其他購房者被卷進購買學區房的大軍中時,他們發現“故事”里的主人公有好多個:房主、購房者、中介,以及網絡上的各種“專家”,他們相生相克,互為所用。

責任編輯:劉斌

2016年3月7日,北京西城區文昌胡同。日前,位于北京西城區文昌胡同的一間11平米平房,起先中介標價460萬元出售,因住房地處重點小學隔壁,購買者為了子女教育,彼此互拼房價,最終以530萬的價格成交。(CFP/圖)

當謝云和其他購房者被卷進購買學區房的大軍中時,他們發現“故事”里的主人公有好多個:房主、購房者、中介,以及網絡上的各種“專家”,他們相生相克,互為所用。

一位地產經紀人說,他有一位客戶,連續搶了兩天房子都沒搶上,最后那套860萬的房子,他只是在樓下遠遠指了指房子的位置和樓層,就說“要了要了”。

一位家長曾花費千元,上過聞風的私教課程,“但感覺沒什么實際用處。”論壇里也有家長有類似感覺,認為“ 聞風就是一個大騙子和房市助推的劊子手”。聞風所追捧過的房子很多都一路上漲,比如德勝學區的房價就從6萬元上下,漲到了如今的10萬左右。

今年的第一個季度,學區房把許多家長裹挾進一個巨大的漩渦里。

“最開始有點猶豫,可是當你置身其中時,就被那個漩渦卷得不能理性思考。只要一猶豫,房子就被別人買走了。”坐在房產中介的電動車后座,頭發被風呼在臉上,謝云從未試過如此在北京二環內的狹窄街巷里穿梭,只是為了與別人搶一套學區房的優先談判權。

她的焦慮完全因學區房而起。根據今日頭條向南方周末記者提供的大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里,學區房文章的閱讀數高達1.5億人次。其中,31-40歲之間的人對此最為關注。

2016年初,北京學區房迎來又一輪瘋狂漲價,甚至出現一則關于46萬元/平方米的天價學區房新聞。許多人為了買一套學區房從銀行借來巨款。謝云的家,只是從東四環外搬進了東二環里,她就為此多花了三百萬元。進入3、4月份,北京學區房價趨于平穩,但據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統計,在今年3月,北京學區房的價格仍然實現了環比15%的增長。

動輒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學區房,在市場中快速交易著。然而,當謝云和其他購房者被卷進購買北京學區房的大軍中時,他們發現“故事”里的主人公有好多個:房主、購房者、中介,以及網絡上的各種“專家”,他們相生相克,互為所用。這是一個因學區房而生的江湖。

萬一對方再毀約怎么辦?

在這個瘋狂的學區房江湖里,門道太多,光入學政策就夠買房的家長們好好研究。教改后的入學政策都在強調產權,優先滿足孩子監護人的房本。“第一看戶籍在哪里,第二看房本上寫的是不是監護人。”在家長幫論壇學區房板塊被奉為專家的敖爸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有些四老(指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房子,房本上的人不是孩子的監護人,順位就低。”而且按照不同學校的規定,在各個順位里還要繼續排序。

但對于謝云一家來說,這些都不是難題。謝云的老公在央企工作,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是——央企員工子女可以入戶籍所在片區內最好的學校。也就是說,謝云夫婦只要找一個好學區落戶就夠了。

2016年2月26日,她狠狠心把東四環外朝陽大悅城附近的房子解除了抵押,準備隨時換房。當天中午,她在鏈家看到一間標價850萬的西城學區房,因為戶型、裝修都不錯,她一眼就看上了。

當謝云回到中介店里準備交意向金時,發現另一位同去看房的中年女士正在簽意向。謝云的中介急了,讓她迅速簽字,爭分奪秒把她的信息錄入系統,這才幫她贏得了那套房子的第一意向人。

謝云約好第二天下午3點與房東商談,結果等了一個半小時,房東在電話里的態度反反復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