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1,為“遏制”中俄而生? 美空軍要切下軍費里的大“蛋糕”?

對于B-21的真容,外界仍在猜測之中。它或許采用“可選有人駕駛技術”,保留有人駕駛能力,同樣具備無人駕駛模式。

責任編輯:姚憶江 助理編輯 溫翠玲

B-21的真容只有一張概念圖。僅從外形分析,B-21如同小一號的B-2,仍然采用飛翼布局,甚至整個前緣輪廓都十分相似,只不過是機翼后緣的構型更為流暢。它將是美軍21世紀的首款轟炸機,將取代年邁的B-52,計劃在2025年前服役。(宋炎供圖/圖)

對于B-21的真容,外界仍在猜測之中。它或許采用“可選有人駕駛技術”,保留有人駕駛能力,同樣具備無人駕駛模式。

全黑色的機身,干凈利落的線條,它低調得難以被雷達發現。

“這款飛機代表著我們空軍的未來。”B-21尚未投產,美國空軍部長德博拉·李·詹姆斯以藝術的方式,給世界留下一個懸念。

美國空軍協會近日主辦的年度空中戰爭研討會上,傳出了新一代“遠程打擊轟炸機”B-21中標的消息。自研發開始,這項計劃就一直處于保密狀態,美國軍方還擔心可能讓潛在的對手感到不安。

戰略轟炸機一直被美國空軍視為殺手锏。B-21這個新名稱意味著,它將是美軍21世紀的首款轟炸機,它將取代年邁的B-52,計劃在2025年前服役。它尚未出廬,卻被賦予“遏制”對手的使命。

命名也“講政治”

這項計劃最初被稱為“2018轟炸機”,正值中國崛起之時。

“這迫使美國空軍在2006年開始一種能夠從美國在太平洋上的安全的基地起飛,深入中國心臟地帶打擊嚴密設防目標的新型的隱身轟炸機的設計工作。”

從美國空軍退休的大衛·迪普杜拉中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該機計劃2018年服役,所以被稱為2018轟炸機。根據當時的設想,2018轟炸機只是在更先進的“2037轟炸機”服役前的一個過渡。

它被一些人認為是為“遏制”中國而生,卻命途多舛。2009年,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撤銷了該項目。理由是,“技術復雜,單價達到數十億美元。”

蓋茨的繼任者萊昂·帕內塔上任后,空軍再次提出新的轟炸機項目。新方案略微保守,也更便宜一些:按照生產100架的數量規模計算,每架飛機大約為5億美元。這只是新瓶裝舊酒,把名字改為“遠程打擊轟炸機”(LRS-B)。

就作戰要求和性能而言,轟炸機有幾架“不遠程”?功能更離不開“打擊”二字。美國空軍也很“講政治”。“下一代轟炸機”剛被上一任國防部長以無可辯駁的理由給否決,再拿同一個名稱去讓新任防長簽字……換湯不換藥,但必須得換個名。

科技和工業實力之外,美國人也擅長制造和炒作新概念。先進戰術戰斗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易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