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平衡車傷人第一案牽出新問題 早產的“風火輪”,難產的官方標準
當你看到有人腳蹬電動平衡車快速穿行在街區時,你可能想象不到的是,這種外形酷似風火輪般的時髦代步工具還沒有國家相關質量標準。
責任編輯:呂宗恕 實習生 盧世博
雷軍在體驗平衡車。
當你看到有人腳蹬電動平衡車快速穿行在街區時,你可能想象不到的是,這種外形酷似風火輪般的時髦代步工具還沒有國家相關質量標準。
相關案例已經表明,在這種炫酷背后凸顯的產品安全等問題,值得行業及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視。
王翔(化名)用“眼前一亮”形容他看到小米平衡車時的感受:重量輕、外形酷,還可手機遙控操縱。這幾乎滿足了他對短途代步工具的所有幻想。
這種好心情沒有持續一個月。在一次騎行途中,王翔因平衡車突然失去動力而摔傷。2016年3月7日,廣州市天河區法院受理王翔訴小米公司及制造廠家納恩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恩博”)一案。據代理此案的律師楊杰稱,這是國內第一例因使用這種時尚平衡車傷人而引起的訴訟。
在等待開庭過程中,楊杰為平衡車還沒有產品國家質量安全標準而傷透腦筋,“誰來界定(王翔受傷)是因產品質量問題,還是產品設計缺陷?”
因標準缺失,這個千億市場規模的平衡車行業可能遭受風險。電動自平衡車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劉海波直言:“因為沒有相關質量安全標準,不少廠商采用劣質零部件以壓縮成本,以至讓不愿意壓縮成本的廠家都難以生存。”
不過,深圳一家早期進入平衡車行業的大型廠商總經理對此認為,所謂國家標準不是提升平衡車品質的萬能解藥。按照國際慣例,先有產品再有產品標準,但國內審批流程偏長,一般地方標準出臺需一到兩年時間,國家標準耗時更長,達四五年之久。這就意味著,很多標準一出臺就已落后于產品迭代了。
“惹禍”的平衡車
讓王翔受傷的這款酷玩具,又名“九號平衡車”,系小米公司聯合納恩博于2015年10月推出的一款雙輪平衡車,售價1999元。據其官網描述,該平衡車可“3分鐘上手”,“22公里超長續航”,且擁有“15項安全保障”。
在該平衡車上市兩個月后,王翔購買了這款產品,他只用不到半小時就學會了上路。每天,他用平衡車解決了從停車場到公司的最后一公里路。
剛開始,九號平衡車的表現讓王翔很滿意。但在2016年1月10日,意外發生了。當時,王翔正騎平衡車走在廣州市天河區科韻路上。上一緩坡時,他如往常一樣身體前傾加速,哪知平衡車突然失去動力。王翔說,當時該車并沒有像其官網宣稱的“一旦出現問題及時提醒,確保安全行駛”,而他是在慣性作用下,整個人往前飛了出去。
動彈不得的王翔躺在地上撥打了120急救電話。經天河區中醫院診斷,他右腿髕骨骨折,后轉至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接受治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