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檢察官太不嚴肅了” 主旋律電影《無法證明》的“小心思”
“某些主旋律影片不招人待見,因為你沒有充分說明他的正義感來自何處?!?/blockquote>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向凱
在電影《無法證明》中,因為沒有掌握足夠證據,檢察官郭竟遠(中)只好壓抑下內心復仇的沖動,放棄對陸潤堂(左一)的追訴。
“某些主旋律影片不招人待見,因為你沒有充分說明他的正義感來自何處。”
“我們的創作有瓶頸,很難突破。它允許正面人物有小心思,但不能有臟心思。”
當地時間2016年4月3日,美國洛杉磯,第十三屆世界民族電影節將最佳故事片獎授予了犯罪懸疑電影《無法證明》。這是中國法檢系統主導的法律題材電影第一次獲得國際獎項。本屆24部獲獎影片,有11部來自中國內地。
三年前的夏天,編劇鄭十凝在一堆檢察題材的文學作品中翻到《無法證明》的同名小說,就被“目的不純”的主人公吸引——基層檢察官郭竟遠辦案時,竟然想著報私仇。
正因為被這點“私心”打動,鄭十凝找到原著作者朱曉華編出了劇本,拉來了投資,拍出了電影,由他所在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和投資方聯合出品。
這部與眾不同的主旋律電影,底線很清晰——“我們的創作有瓶頸,很難突破。它允許正面人物有小心思,但不能有臟心思。”鄭十凝說。
主人公不神奇,“壞人”被放了
在成為編劇前,鄭十凝寫過二十多年檢察新聞,跑遍全國各地各級檢察院,既看慣了檢察官整日埋首于案卷堆中,也見過他們對著電腦炒股,和各種“場面人”在酒桌上對談。
親身的體驗,讓郭竟遠自然而然走入了鄭十凝心里——因為真實。
影片中,這個南方某縣級檢察院里普普通通的檢察官,在介入一起塵封20年的白骨案時,意外發現犯罪嫌疑人陸潤堂很可能是母親的婚外情人,而郭父在多年前因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