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見過這么著急的政策” 跨境電商的“熔斷日”
跨境電商4月突遭致命打擊。原本享受稅收優惠的他們,被要求向一般貿易看齊,征收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由于政策出臺倉促,整個行業一度陷入混亂。但政策突變背后,最終埋單的,仍是普通消費者。
責任編輯:呂明合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向凱 楊安娜
2016 年4 月7 日,浙江省杭州市,顧客在杭州一家跨境電商的體驗店里選購進口商品??缇畴娚陶咦兓?,最終埋單的,依然是消費者。
跨境電商4月突遭致命打擊。原本享受稅收優惠的他們,被要求向一般貿易看齊,征收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由于政策出臺倉促,整個行業一度陷入混亂。但政策突變背后,最終埋單的,仍是普通消費者。
2016年4月8日,這天剛好是周五,下班前,36歲的北京媽媽張維(化名)發現,自己一直購買的澳洲品牌德運奶粉已經全線下架:“所有的大平臺上,這款奶粉都顯示暫時缺貨。”
同樣顯示缺貨的,還有其他進口母嬰用品、部分保健品和少量化妝品。同時,“保稅大減價”出現在各大電商的首頁上。
根據新稅收政策,4月8日起,跨境電商所售商品,將需要按照貨物征收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此前,跨境電商僅需要按照郵遞物品繳納行郵稅,并且擁有50元的免稅額。
此外,新政將跨境電商監管方式由“負面清單”,調整為“正面清單”。不在清單中的貨品將不能通過保稅倉跨境進口;即使那些正面清單上的貨品,也需要履行與一般貿易一樣的檢驗檢疫手續——此前,國家對跨境電商進口商品的種類并無任何限制。有消費者下單,保稅倉就能出貨。
“正面清單出來后,跨境電商和一般貿易已經沒有區別。”沛盟集團歐洲供應鏈負責人李飛旋說。
張維需要的德國奶粉并不在正面清單之列。此時這批奶粉正在從澳洲開往中國的貨輪上,新政之下,很可能再也無法進入中國境內。
4月8日這一天,現在已被跨境電商們稱為“熔斷日”。從4月8日凌晨開始,全國上下所有保稅區內的奶粉、尿布、保健品……都處于“不能出不能進”的停止狀態。沒有一個保稅倉能夠進出貨物,也沒有電商敢貿然開放下單。
新政之下,蓬勃發展的跨境電商在一夜之間從政策紅利的高峰,狠狠摔了下來。
“對消費者來說,跨境商品中的奶粉、母嬰用品即使加價也得消費的,新政之下這部分成本就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黃少卿說。
“從來沒有見過這么著急的政策”
“從來沒有見過這么著急的政策。”海關官員何東(化名)說。
4月7日晚上6點,海關總署發出2016年第26號文件,宣布將采取“清單管理”。直到晚上9點,《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清單》才正式發布——此時,距離它正式實施只有不到三個小時。
“我們一般會有一個價單,每樣東西的大致稅額都在上面,按照那個具體操作。”何東告訴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