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標爭論背后的千億賬本污水處理廠被“妖魔化”了嗎

污水處理廠的修標工作,演變成為業界大爭論。支持者認為不提標,污水處理廠難治污;反對者則認為非治本之策,這反而會增加財政與企業負擔。

責任編輯:何海寧

(農健/圖)

污水處理廠的修標工作,演變成為業界大爭論。支持者認為不提標,污水處理廠難治污;反對者則認為非治本之策,這反而會增加財政與企業負擔。

業界另外的擔憂是,公眾誤讀污水處理廠。提標之爭以及一些污水處理廠日常的超標事實,讓污水處理廠漸有排污大戶的“罪名”。

“污水處理廠正在被妖魔化。”面對南方周末記者的提問,珠海水務集團副總經理方曄給出了肯定的回答。這樣的觀點也得到一些污水處理廠業內人士的認同。

業內人士認為的“妖魔化”,出自2016年2月一家媒體評論文章《污水處理廠為何不治污》:“以治理污染為本職的污水處理廠,竟然成了超標排污大戶。而治本之策,在于提高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文章點出了提標問題。

為反駁上述文章,中國環境科學院原副院長夏青在個人微信公眾號上連發三篇評論,認為“提高排放標準不是治本之策”。反駁文章在環保圈內大量轉發,成一時熱點。

緊隨其后,一份信函被遞送到環保部主要領導的案前,此信出自一家環保企業。“污水處理廠建在哪,排污就在哪,哪里就會形成黑臭水體。標準不提高,全國大規模治理黑臭水體的行動恐怕會變成一場勞民傷財、無功而返的運動。”上述信函寫道。

自此,一場大規模的“提標”爭論在行業內掀起。

截至目前,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提升已經完成公開征求意見階段,相關意見已匯總至標準修訂者,等待環保部會議討論通過。

“提標”大爭論

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夏青大膽預測:“這個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一定不會被環保部會議通過。”

之所以這樣判斷,是源于夏青對持不同觀點者的分析:“這種贊成使用一刀切的辦法,一味進行提標的人,從人數上看,目前在環保系統中并不占大多數。”而且,“與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管理體系相左”。

2015年11月4日,環保部發布了新修訂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向國家發改委、中國科學院、碧水源等39家政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到:自2016年7月1日起,新建城鎮污水處理廠執行一級A標準;自2018年1月1日起,敏感區域內的現有城鎮污水處理廠執行一級A標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