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千億市場,第三方認證亟待完善中國綠債兇猛破土
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的綠色債券發行量占據了全球半壁江山。此時距離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啟動,僅三個月。
責任編輯:何海寧
2015年12月,人民銀行發布《關于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綠色金融債的公告》。
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的綠色債券發行量占據了全球半壁江山。此時距離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啟動,僅三個月。
在國際市場上,綠色債券出現于2007年,從2013年開始步入快車道。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共計發行160億美元綠色債券,中國在其中貢獻了一半份額,成為速度最快、最搶眼的角色。
“在中國,建立一個綠色金融體系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我們已經取得一些進展。”4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華盛頓“綠色金融”論壇上稱,未來5年內中國每年在綠色領域的投資將達6000億美元,是現在的2倍。
預計在強大債券市場和融資需求的支撐下,2020年之前中國綠色債券的年均規模估計將近3000億元人民幣。
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綜合起來,多重因素造就了中國綠色債券的強勁勢頭。而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的最大特征,是自上而下的政策驅動。
在2015年底監管機構鳴響發令槍之前,綠色金融的第一梯隊興業銀行等已躍躍欲試。但綠色債券本土標準的空白,使這樣的努力在國內市場很難順利展開。
墻內開花墻外香。2015年10月,中國農業銀行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10億美元綠色債券。給農行留下很深印象的,是北歐一些責任投資者對優質綠色債券產品的強烈期待。這只債券獲得亞洲和歐洲近140家投資機構的超額認購,其中的人民幣2年期債券獲得8.2倍超額認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