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屏”,還是讀“書”?
平板閱讀器與紙質書籍,看上去只是閱讀媒介的不同,但實際情況是,不同媒介的物理特性會有不同的認知價值。如果一種閱讀媒介給人不舒服、不自然、不親近的感覺,那是會影響閱讀熱情和效果的。
責任編輯:劉小磊
為了鼓勵市民閱讀,去年6月4日到7日,羅馬尼亞克盧日-納波卡市推行了一項新政:市民只要帶著書,乘坐公共交通就可以免票。
平板閱讀器與紙質書籍,看上去只是閱讀媒介的不同,但實際情況是,不同媒介的物理特性會有不同的認知價值。如果一種閱讀媒介給人不舒服、不自然、不親近的感覺,那是會影響閱讀熱情和效果的。
讀書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一般的“閱讀”,另一個則是特指閱讀“書籍”。電子時代,需要強調的也許是后一個意思的讀書,因為讀“書”比讀“屏”(電子屏幕)是一種更專注的閱讀。
專注的閱讀是一種深層閱讀,深層閱讀不僅是為了獲取信息和知識,而且也是通過閱讀來細致辨析和深入思考。培養這種思考習慣和能力,是對每個人都有意義的素質教育和人生歷練。如果只是滿足于電子屏幕上的淺層閱讀,那么,久而久之,人會變得精神渙散,無論閱讀什么都是走馬看花,自己沒有深入、明確的想法,凡事便只能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
就深度閱讀而言,讀書優于讀屏。在電子時代,讀屏不能代替讀書,閱讀較長和有難度的文本,需要深入理解和思考的讀物,都應該以讀“書”為優先選擇。當然,如果得不到書籍,那么屏上閱讀也比不讀好。從現有的心理學和認知神經學研究成果來看,可以從三個方面說明紙上閱讀優于屏幕閱讀。這三個方面分別是視覺因素、閱讀認知和學習機制認識。
生理差別
讀書優于讀屏的第一個原因是視覺疲勞。無論是在紙上,還是在閱讀器或電腦屏幕上閱讀,都需要用眼。閱讀時眼力專注,必然會減少眨眼的次數,這就會增加眼球上淚水的蒸發,也就是所謂的“干眼”。干眼會引起疲勞、頭部不適、視力模糊、對光亮敏感等癥狀??茖W實驗發現,眼睛不舒服會影響學習的能力和效果。閱讀時間越長,閱讀物難度越大,這種影
響就越明顯?,F有的研究發現,讀屏造成的眼疲勞程度超過讀書,對需要高度注意力的深層閱讀來說,更是如此。專注的閱讀(如研讀)比瀏覽更需要眼力注視,所以更容易使閱讀者覺得“累”。網上文章三五千字就覺得很長,但紙質讀物要到近萬才有長的感覺。
以長遠的眼光來看,生理疲勞也許不是讀書優于讀屏最重要的理由。這是因為,科技的發展很可能進一步減小紙上閱讀和屏幕閱讀在這方面的差距。但是,隨著電子書正在努力朝越來越像“書”的方向發展,便會產生這樣的問題:電子書為什么要像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