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燈光,路上有泥水
“青年作家們,前面有燈光,路上有泥水,但是四面八方都有關切的目光,整個民族同你們一起前進?!薄徒鹪?986年青創會的祝辭。
巴金在1986年青創會的祝辭:“青年作家們,前面有燈光,路上有泥水,但是四面八方都有關切的目光,整個民族同你們一起前進。你們丟開顧慮,不用膽怯,大膽地想,勤奮地寫,把自己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全寫出來……”
當年的青年作家
王蒙
浩然
鄧友梅
劉紹棠
11月13日晨,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的317名代表分乘11輛豪華大巴,前面警車開道,側面警車護駕,駛向京西賓館。
開幕式設在京西賓館3樓第1會議室,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會場。大廳中放置著6層木制腳架,以備攝影留念之用,來自全國各民族各地區的作家等待著。
8∶30,在作協主席鐵凝和黨組書記金炳華等人的陪同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和中宣部部長劉云山出現在大廳里。他們和站在前排的青年作家一一握手,落座并合影留念。
會議廳里莊重嚴肅,而會議廳外熱鬧喧嘩——問候、寒暄、調侃……年輕作家們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在人群中尋找他們的文學偶像。
1986:談談情,說說愛
扎西達娃 王紅/圖
來自藏地高原的作家扎西達娃一身黑衣,長發披肩,容貌削瘦。在馬原自編自導的作家電影《死亡詩意》中,扎西達娃出演過男主角;在本屆青創會上,扎西達娃則始終是配角。他和舒婷、張抗抗、劉恒、阿來、李存葆、蔣子龍都是助陣壯威者——特邀代表或會議組織者。
對生于1987年的女作家霍艷和生于1984年的女作家顏歌來說,會議是個新鮮體驗?!坝袀€‘80后’小作家跟我說,她父親和我一起參加過青創會,她看過我們的合影,沒想到時隔多年,她也作為代表參加青創會,還看到了我,而我的容貌和表情還沒有變,感覺就像進入夢幻時空一樣?!痹鬟_娃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扎西達娃參加過三次青創會,第一次是在1986年,那一次他見到了莫言、韓少功、鄭萬隆、北島。其時正值“先鋒文學”的崛起。
扎西達娃出道較早,在那一代作家里是年齡較小的。1979年,21歲的扎西達娃發表處女作《沉默》,1985年調到西藏文聯做專業作家。參加青創會時他已經寫出了最為重要的作品《西藏,隱秘的歲月》和《西藏,系在皮繩扣上的魂》。扎西達娃的代表資格是被選出來的。因名額限制,同在西藏的先鋒作家馬原未獲參會資格。1986年,作家馬建在《人民文學》合刊上發表小說《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蕩蕩》被公開批評,時任《人民文學》主編的劉心武被撤銷職務。很多領導把馬原和馬建搞混了,醉心于結構和文本實驗的馬原無辜承受了“舌苔”壓力,很快,“寫小說的漢人”馬原離開西藏返回沈陽。
參加1986年青創會的還有韓少功、張煒、張承志,少數民族作家烏熱爾圖等人,女作家則有張潔、張抗抗、王安憶等。詩人有北島、顧城、楊煉、舒婷、徐敬亞、王小妮等,那是“朦朧詩群”和新的美學原則崛起的時期?!笆骀孟矚g惡作劇,她冒充作家的崇拜者給作家們打電話約會,不少人被她騙到雪地里受凍,雷抒雁是第一個被騙出去的?!碑敃r趕去青創會組稿的《人民文學》主編韓作榮笑談當年青創會的逸事?!澳桥骷冶憩F得有點膽大妄為,極端膨脹,誰都看不起,素質、教養都有問題。青創會搞聯歡,歌手張暴默上場,大家就噓,把她哄下去……也不知道為什么,大概是覺得她唱得不好,或者是他們想跳舞。那些作家年齡也不大,有的二十剛出頭,有的也就三十幾歲,開會期間總是喝酒、談情說愛?!?BR> 扎西達娃是經常逃會的,他覺得京豐賓館離北京城好遠。當時美國駐華大使羅德的華裔夫人包柏漪也是作家,跟中國年輕作家比較熟。那天扎西達娃去使館玩,晚餐過后,包柏漪用羅德大使的車把扎西達娃送回賓館。賓館門前聚集了很多學生,他們要來見北島,被阻攔在門前。走下車來的扎西達娃感覺氣氛緊張,回到賓館,他就被人盤問:為什么坐美國使館的車回來?
扎西達娃的記憶中,那屆青創會熱烈中有些緊張。
“現在的小孩生活環境比較安全,比較舒適,所以人生動機相對比較干凈,他的文學表達可能比較單純。但他們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當你沒有危機感和苦難感,文字氣質也相對單一。當然文學不一定由苦難產生,現在最風靡最暢銷的文學并不是苦難和憂患的書寫,相反,更多的是夢幻表達,懸疑小說或玄幻小說,你能說它不是文學嗎?”
“文學在它所在的時代尋找它可能的位置,作家也一樣?!痹鬟_娃說。
1991:“文學夜總會”
余華 王紅/圖
1956年,第一次青創會,目的是“迎接即將到來的文化建設高潮”。周恩來在懷仁堂為大會作報告,醫生遞條子勸他不要講下去了,但勸不住。3月18日晚上在北京飯店舉辦的舞會,周恩來也親自蒞臨。會后走出來一代人——劉紹棠、王蒙、邵燕祥、鄧友梅、從維熙、林斤瀾等等。與會者常把這次經歷視為一種榮譽,多年后還在一些文字里鄭重提到。
第二次青創會是1965年召開的。周揚作了題為《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做又會勞動又會寫作的文藝戰士》的報告。
此后21年青創會未再召開,直到1986年青創會“復活”,接下來是1991年,2001年,接下來就是本次。
對余華來說,本次青創會上年輕作家的面孔和文字都是陌生的,這并不妨礙他規規矩矩把會開完?!澳贻p時開會晃一晃就走,年紀大了就要選擇,要么不來,要么開完。否則下次連做特邀代表的資格都沒有了?!?BR> 余華第一次參加青創會是在1991年5月,地點是二十一世紀飯店。1991年青創會留給他的印象是“文學夜總會”:“蘇童和葉兆言住的房間,從天亮到深夜都是人來人往,基本屬于我們那撥作家的夜總會,我也經常到他們房間‘報到’。有時主人不在,一房子都是客人?!?BR> 那次青創會,莫言已經寫出《紅高粱》,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正在修改。
余華和莫言是魯院同班同寢室的同學,他也會去莫言的房間串門,發現他房間人很多,大多是其軍藝的老同學。
“那時不大去女作家房間串門。方方和池莉一個房間,我去看方方,那時池莉和我不熟悉,看到我來就準備出門。我看茶桌上放著一包餅干,以為是方方的,拿起來就吃,結果是池莉的。多年后池莉告訴我,她對我的第一印象非常不好,進來拿起她的餅干就吃?!?BR> 余華對1991年青創會的印象是感覺寬松了一些,因為前兩年有點兒緊張,余華和蘇童都有小說被文學刊物發表前撤下來?!拔覀兓臼潜贿x刊類拒絕的。我聽說《中篇小說選刊》的主編在好幾次會上都說過,堅決不用余華、蘇童的小說,他們寫的不是小說?!缎≌f月報》也拒絕我們,《小說選刊》可能覺得我們太有影響,才不情愿地選一兩篇?!?BR> “因為運動來了,覺得剛要冒出來又被人踩下去了?!?BR> 鄧小平南巡講話后,先鋒作家的小說又能發表了。那時候余華還在浙江省嘉興文化館工作,每天除了去食堂吃午飯和晚飯,其他時間都用來看書和寫作。
《在細雨中呼喊》是余華在青創會期間修改的,正值夏天,特別熱,體力下降厲害,為了鍛煉身體,余華買了兩個啞鈴和一個拉力器。青創會結束,余華沒有直接回嘉興,他把《在細雨中呼喊》的初稿從北京帶到上海,《收獲》正等著余華。
2007:“美女俱樂部”
田耳 袁繼彥/圖
鐵道大廈1002房間是魏微和金仁順的居所,也是本次青創會的“美女俱樂部”。
住在1121的朱文穎和住在1301的戴來是俱樂部成員,彌漫的香煙和揮發的酒精是美女俱樂部的基本氣息。青創會的美女作家們基本沒有正經開會,她們利用短暫相聚的時間放縱般地享受友情的快樂。夜夜狂飲,不醉不歸。
魏微、金仁順、朱文穎和戴來在“70后美女作家”潮流中浮出水面。宗仁發是《作家》雜志主編,吉林作家的領隊,也是“70后美女作家群”著名的幕后推手,他和“60代”的批評家李敬澤、“70后”的批評家謝友順是美女俱樂部最受歡迎的男嘉賓。
1998年《作家》制作“七十年代出生女作家”專號時,美女作家還沒熱起來,魏微、戴來、朱文穎、金仁順、衛慧、棉棉這些后來炙手可熱的美女作家們當時正在艱難中苦斗。魏微從南京到北京,從北京到廣州四處漂流,棉棉在毒品和酒精中放飛……“她們的寫作沖擊力強,對當下生活的經驗、感受、情緒,用文學的方式做出判斷?!弊谌拾l說?!啊?0后’經過很長的練習階段,趕上先鋒文學浪潮興起之機,他們的出場方式強悍激烈持久?!?0后’則帶有先天不足,她們可能在某一方面顯得很尖銳和突出,但整體上寫作準備還是有所欠缺,堅持下來就意味著有自我超越的可能性?!弊谌拾l評述由《作家》推出的這些美女作家。
當文學雜志和傳媒視線紛紛投向“80后”,“70后”一代開始風止浪息。衛慧移民他鄉,棉棉結婚又離婚,寫作停頓,繼續寫作的魏微、朱文穎、金仁順和戴來則波瀾不驚。
回首文學潮動,宗仁發說:“每個時段都會有這種現象,就像先鋒文學時期的徐星、劉索拉現在也很少被人提及?!?0后’作家的狀態很正常。文學說到底還是個體的事業?!?BR> 與美女作家比,在本次青創會,生于1976年的自由撰稿人田耳和生于1980年的自由撰稿人鄭小瓊人氣正熱。土家族的田耳在他的中篇小說《一個人的張燈結彩》發表之后受到文學界關注,第四屆魯迅文學獎授獎辭這樣評價這部小說:“各色底層人物的艱辛生活在老警察的盡職盡責中一一展現,理想的持守在心靈的寂寞中散發著人性的溫情”。鄭小瓊的散文《鐵》、《印刷廠》及組詩《產品敘事:從一到十》,以其沉痛和敏銳揭示出被遮蔽了的生活真相。鄭小瓊對青創會的感言是:“工業化的時代,個體的空間越來越被世俗的力量擠壓”,“一個寫作者應該返回他真實的內心,在返回中不斷榨出他內心最隱秘最真實的部分”。
然而,成為東莞市人民代表的打工詩人鄭小瓊怎樣保持她的獨立意志、純粹精神,成為文學界的一個懸疑。
生于1972年的中山大學教授、參加過兩次青創會的文學批評家謝友順描述他對本次青創會的觀感:
“這一次跟上一次非常相似,但這一屆代表的面目更加模糊了。先鋒派作家在文學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文學幻覺,或者說文學夢?,F在這一代作家很少文學幻覺,他們直接面對讀者和市場,面對好看不好看,喜歡不喜歡,買還是不買。這也可能導致他們的寫作局限于一己之經驗,缺乏把自己放在更大的藝術背景、文學背景中參照的自覺?!薄拔覅⒓拥倪@兩次,更多的是一個場面,一個會朋友的機會,大家不太會為了某一個文學問題或者思想問題進行貼近內心的爭論??梢?,商業的力量也好,消費的力量也好,或者說某種世俗生活的力量也好,它們對文學或者對作家的滲透和侵蝕是全方位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