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牌制造,商會發證,涉嫌假藥 誰來監管“祖傳”膏藥

打著祖傳秘方旗號的純中藥“膏藥”,究竟是藥品還是保健用品?銷售偽劣產品,是否等同于假藥?市場上的同類產品,該由誰監管?多年前的問題,亟須統一規范。

責任編輯:呂明合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向凱 楊安娜

(新華社/圖)

打著祖傳秘方旗號的純中藥“膏藥”,究竟是藥品還是保健用品?銷售偽劣產品,是否等同于假藥?市場上的同類產品,該由誰監管?多年前的問題,亟須統一規范。

2015年3月底,寧波人林舟(化名)發現,在使用了一款名為“老倪膏藥”的貼劑后,左前臂突然出現了皮膚紅腫。漸漸地,紅腫加重,并伴有滲出和輕微瘙癢。寧波市鄞州區一家衛生院給出了診斷:藥膏燒灼,手背腫脹明顯,“深一到淺二度燙傷”。

寧波人陳樺(化名)也出現了嚴重的過敏癥狀。自掏腰包墊付了兩千多元醫藥費后,代理將情況逐級向上反映,卻得到了“老倪膏藥”創始人倪海杉冷冰冰的回答:“就賠她150元,一盒藥膏的錢!”

微信群里禁止討論“負面信息”。最終,公司非但沒支付醫藥費,代理及其團隊共70人,反倒統統被“踢群”處理,收回了代理權。

不過,高調的“老倪膏藥”,還是栽了。4月22日,寧波下屬的象山縣市場監管局發布消息稱,該局在查處象山倪氏堂醫學科技有限公司案件中,發現該公司的行為涉嫌發布虛假廣告、銷售偽劣產品,且涉案金額較大,已依法將案件移送象山縣公安局。

“案件還在處理中,暫不便透露具體情況。”象山縣公安局政治處回復南方周末記者。

事實上,早在2014年,類似爭論便在全國多地上演(參見南方周末2015年6月4日《自治的“保健用品”是個什么品?》)。

在生產企業看來,它叫“保健用品”,此類產品還包括添加了多種中藥材的眼貼、頸椎貼等;而在藥品監管部門看來,它屬于“藥品”或“醫療器械”,如未經藥監部門注冊審批,則是“假藥”。

“保健用品不歸我們管。”國家食藥總局明確答復。河南是保健用品生產大省,其食藥監局也曾在函件中表示,“我局沒有保健用品的監管職責。”

南方周末報道一年多過后,保健用品依然處于產品監管的“模糊地帶”。不過,類似“老倪膏藥”的事件卻屢有發生。

“假如這真是個好東西,那應該授予合法身份;如果認定非法,那就統統關門。”無論生產者還是監管者,都迫切希望塵埃落定。

祖傳膏藥,貼牌制造

800萬豪購11臺瑪莎拉蒂發年終獎、法拉利超跑車隊進川藏,為優秀代理送房100套,當眾發厚厚的幾捆現鈔,并錄成小視頻擴散……通過微信售賣“祖傳”膏藥的象山倪氏堂醫學科技有限公司,每個關鍵詞都足夠“吸睛”。

在微信朋友圈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