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日本記者經歷的中日誤解
大部分的日本人,依然恭順禮貌.野島剛覺得這是誤解?!叭毡镜暮芏喽Y儀、禮節只是一種習慣,并不真正理解這些禮節背后的意思?!?/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曉婷
日劇《半澤直樹》曾風靡中日兩國。但劇中的銀行職員半澤直樹不懼上級、屢屢叫板的形象,在日本現實社會中純屬罕見。
大部分的日本人,依然恭順禮貌.野島剛覺得這是誤解。“日本的很多禮儀、禮節只是一種習慣,并不真正理解這些禮節背后的意思。”
《菊與刀》提出日本人具備“恥意識”,但是缺乏“罪意識”。野島剛解釋,這意味著,日本人經常道歉,卻不代表他們真心認罪。
1987年,日本人野島剛在吉林大學學醫。有空就坐硬座火車在中國各地游歷。那時,日本人在中國還不多見,無論在哪里,野島剛都會被火車上的中國人“包圍”。
“有些人一開始很有禮貌,可是越來越激動。很多中文聽不懂,但還是可以感受到他們那種憤怒。”野島剛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中國人常問的是日本人侵略中國的歷史。“日本人為什么那么壞?”他們怒氣沖沖地責問。
直到現在,還會有中國朋友問野島剛:“為什么日本人那么喜歡軍國主義?”
“哪有什么軍國主義。”野島剛很驚訝:“現實情況是,日本人非常討厭1945年以前日本軍國主義的時代,如果做輿論調查,99%的日本人會說我們不希望有軍國主義。而且我們有選舉,如果一個政黨說要恢復軍國主義,那這個政黨不可能會得票。”
2013年,野島剛在東京重逢中國老友王眾一。兩人懷念當年一起喝過的大酒吃過的烤串,只是關于中日關系的話題,兩人心照不宣,只字未提。
野島剛后來成了日本《朝日新聞》記者,從1990年代開始做中國報道,擔任過《朝日新聞》中文網主編,現在是獨立記者。他中文越來越好,對中國也越來越熟悉,二十多年來,他也看到中日關系越來越多的負面消息:反日游行、中國批評小泉參拜靖國神社、釣魚島爭端……
而無論是飲食起居、社會文化,還是政治、民族性格,中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