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鄰避運動新思維 “群眾有反對聲音,我們反而高興”

穩評實際上是一種剎車機制,是對外部反對度和內部承受力的評估??茖W的穩評要求事先跟群眾做好平等的風險溝通,不是一上來就問你同不同意建。

責任編輯:何海寧

(東方IC/圖)

穩評實際上是一種剎車機制,是對外部反對度和內部承受力的評估??茖W的穩評要求事先跟群眾做好平等的風險溝通,不是一上來就問你同不同意建。

要糊弄環評,也是可以的。但你糊弄完了開始施工,村民有意見,問題更嚴重。

政府不要站在公眾對立面,不必拍著胸脯,替企業承擔所有責任,說項目一定是安全的。那萬一出了事,政府根本下不來臺。

目前政府的決策是圍繞項目落地考慮的,而不是風險共擔。如果風險共擔,那政府要先承認可能有風險,要承認居民的擔憂是有道理的。

2016年4月21日,在項目公示期的最后一天,浙江海鹽縣政府發出通告:“海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停止。”

當天,數百名居民上街聚集抗議,垃圾焚燒項目再遇鄰避效應,當地政府也陷入“一鬧就停”的沉疴。

這已非近期鄰避運動的孤例。最近在一些大城市,亦發生了因修路、改建高壓變電站等抗議事件。

“不要建在我家后院”——這是鄰避效應的直接表現。鄰避運動一直揮之不去。“鄰避效應本身不可化解。”北京環保組織零廢棄發起人毛達說。這是民眾訴求的體現,但并非所有的鄰避運動都會引發劇烈的群體沖突。

如何避免鄰避運動演化為一場激烈沖突?近年來化解鄰避效應有否新舉措?南方周末記者采訪了曾遭遇鄰避運動的地方官員、企業負責人,以及關注此領域的專家、民間NGO,試圖解答上述問題。

黃國雄:惠州市博羅縣環衛局局長

鄭少鴻:陸豐市湖東鎮黨委書記

邱 波:光大環保能源(博羅)有限公司總經理

郝愛北:澄海潔源垃圾發電廠有限公司總經理

曹 峰: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中國應急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

郭巍青: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

唐 鈞:中國人民大學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毛 達:北京零廢棄發起人

先放出風聲,聽民眾抗議意見

南方周末:近年來媒體報道的鄰避運動似乎減少了,是不是政府應對方式更成熟了?

曹峰:如果鄰避運動客觀在下降的話,可能跟2012年以來,國家對重大工程和重大決策實行的社會風險穩定評估有一定關系。

毛達:進步是有的,2015年我參加了北京阿蘇衛垃圾焚燒項目的環評聽證會和浙江千島湖垃圾焚燒廠的選址聽證會,這是前所未有的。聽證會都有火藥味,阿蘇衛的開了六小時,大家暢所欲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