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有故土,才記得住鄉愁
每年有兩三億人回家過年,為什么?就是因為懷念自己的家鄉。那里有親情,有故土,有故人,他才回去的。
責任編輯:李宏宇 李曉婷 實習生 王逸凡 鄭嘉慧
天津楊柳青以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木版年畫而知名,楊柳青鎮南鄉的三十六村正面臨拆遷,2011年3月22日,馮驥才領著學生用攝像機、錄音機和照片記錄鎮南三十六村的消亡。
“在2000年時,我國擁有360萬個自然村,但到了2010年,這一數字變成了270萬。也就是說,10年間就消失了90萬個自然村。”接受采訪時,作家馮驥才經常援引這份數據。2010年之后,趨勢沒有太大的變化,村落消失的速度甚至因城鎮化而變快,但在各方努力下,有保護價值的傳統村落消失得少了。
由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等七部門聯合制定的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第四批已經評審完畢。七部門需要繼續認定,待國務院批準后公布。
“這一次申報了7000個村莊。7000個村莊提出申報,就是一個大好事,過去從來都沒有這么多。”馮驥才向南方周末記者強調,這個數據非常重要,“說明很多地方的積極性和文化自覺都有了,哪怕現在沒有評上,也不會輕易地拆了。&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