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 《疇人傳》與詁經精舍
《疇人傳》的出版使中國開始有了系統記載天文、數學方面的科技人物和創造發明的書籍,此書為中外科學史家所矚目,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稱《疇人傳》為“中國前所未有的科學史研究”。
責任編輯:朱力遠
阮元不滿于士人只顧埋頭八股時藝,畢生倡導實學,既包括經史、政事、詩賦,也包括天文、算學、地理等科學分支。
《疇人傳》的出版使中國開始有了系統記載天文、數學方面的科技人物和創造發明的書籍,此書為中外科學史家所矚目,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稱《疇人傳》為“中國前所未有的科學史研究”。
西湖三島
眾所周知,西湖有四座島,按面積大小分別是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這一順序剛好也是其知名度的排列。但因為有白堤和西泠橋連接岸邊,孤山已成為陸地的一部分,故而只剩下了三座小島。
小瀛洲即三潭印月,因位于西湖中部,面積達6萬平方米。湖心亭是西湖三島中最早營建的。宋、元時曾有湖心寺,后傾圮。明代就有了湖心亭,張岱留下的散文名篇《湖心亭看雪》,如今被收入中學語文課本。
唯有阮公墩,不僅面積最小、歷史最短,知名度也最低。19世紀初,浙江巡撫阮元主持西湖疏浚工程,以湖中淤泥堆筑成島。后人為了紀念阮公,遂以他的名字命名該島。近年來,該島一直沒有對外開放,這與以文化景觀著稱并因此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西湖并不相襯。
阮元其人
阮元何許人也?他是清朝名臣、學問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史家、書法家,被尊為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清乾隆二十九年,即1764年正月二十,阮元降生于揚州。有意思的是,雖然阮元貴為一代大儒,終生溫文爾雅、滴酒不沾,他的家族卻為武官世家。阮氏遷居揚州以后,出過三位武進士,六位武舉人。偏偏到了阮元,身體文弱,學射箭拉不開弓。父憐之,命其改學經學,才有了一代文宗。
阮元八歲即能做詩,且有“霧重疑山遠,潮平覺岸低”之妙句。但他的詩才并非私塾老師所教,而是得益于他的母親。林氏常說:“讀書做官,當為翰林。”同時,她對兒子的品行教育也抓得很緊。家里為阮元請來多位有才華的業師,給予他很好的成才環境。14歲那年,他迎來了仕途的起點——童子試,結果未能取得進入縣學的機會,不過因此結識進士出身曾任翰林院編修的蔣士銓,后者與名詩人袁枚、趙翼并稱為“乾隆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母親希望他能像蔣那樣成為大名士,這一期許給阮元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19歲那年,阮元娶妻江氏,翌年考取儀征縣學第四名。又過一年,科試一等第一名,文冠全場,尤得江蘇學政青睞,邀其出試鎮江、金壇、江寧(南京)等地,協助批閱試卷。
22歲那年,學政把阮元帶到京城,開始了幕僚生活,結識了更多前輩大家,向他們請教,學問大進??墒?,第二年的會試他卻名落孫山。之后,阮元遵父囑留在京城。原本會試三年一次,但因乾隆八十大壽,翌年又加了一次恩科考試。結果這次阮元考中第28名,在圓明園舉行的復試中被列為一等末名(第10名),而在殿試中則以二甲第三名賜進士出身。隨后,他又通過了朝考,以第九名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原本需要三年實習再考核,但阮元這批不到一年就進行選拔,結果阮元高中第一名。
那年阮元27歲,翌年他的女兒和妻子先后因為天花和染疾不幸去世。29歲那年,阮元被任命為山東學政,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宦海生涯。
一代文宗
阮元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