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跡丨有一種旅游叫自虐游

騎自行車斜穿美國,騎摩托車橫貫印度,重走絲綢之路,在土敘邊境成為一名無國界記者。這是在中國福建小城土生土長的不安分青年不折騰不舒服斯基的故事。

——本文選自——

原坐標 ID:bagnote

轉載丨合作丨投稿

請聯系小編微信 ID:chan4x

在微信里打開本文可長按識別此二維碼關注

 

騎自行車斜穿美國,騎摩托車橫貫印度,重走絲綢之路,在土敘邊境成為一名無國界記者。這是在中國福建小城土生土長的不安分青年不折騰不舒服斯基的故事。

 

丨不安分青年

在穿越絲綢之路的騎行中,小池從伊朗進入土耳其的第一天就遭遇大風雪。(池泳鑫/圖)

海洋文明的核心是敢冒險,敢進入未知領域,農耕文明的核心是安土重遷,憑經驗生存。福安恰恰同時擁有兩種特質。同時,福安屬于四線至五線之間的城市,是人們口中的“小地方”,保守的氣質得以沿襲至今。父母輩操心的是兒女能否盡快結婚生子,早日過上孫輩繞膝的安穩生活。

池泳鑫的父母在福安做了一輩子公務員,二老無論如何無法理解獨生兒子的所作所為。這個1980年代末出生的男孩喜歡別人叫他“小池”,擁有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同齡人更多的閱歷,走過23個國家、74個城市。驚人的是這些數字背后的這些名字,阿富汗、伊朗、敘利亞、埃及……很多正處于不穩定甚至戰爭狀態。

作為福安海洋文明的接受者,小池不得不和保守文化左右互搏。

 

丨遠方沒有盡頭

上次采訪小池的時候,他剛剛用了半年時間,帶著超過80公斤的負重,從烏魯木齊出發,騎行,經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伊朗,抵達土耳其和敘利亞邊境。時斷時續的語音從微信中隔空傳來,讓我難以在頭腦中構建他的形貌。

這次來北京,住在中國傳媒大學附近朋友的家里,是為了一個養活生計的小活兒。傳媒大學位于北京東郊,但小池并沒有參觀市容市貌的打算,對北京的地理方位也不甚了解。對此有兩種解釋,第一,小池不喜歡大城市,第二,長途旅行告訴他慢生活是一種哲學,旅行不要帶有目的性,甚至生活都不要帶有目的性,完善自己,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好事自然會找上門。

 

敘呂奇的庫爾德難民。(池泳鑫/圖)

第二點恰恰是大多數旅行者做不到的,也是小池能夠長期生活在異鄉的秘訣之一。

2014年底他在土耳其和敘利亞邊境,時值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和庫爾德民兵在敘利亞科巴尼交火,土耳其邊境小鎮敘呂奇接受了大量敘利亞難民。小池決定暫時中斷以絲綢之路為名的騎行,成為敘呂奇庫爾德難民營的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塵4x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