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八年備受“無能”爭議 “臺灣好人”馬英九
馬英九的任期只剩下最后一天。2008年,許多人認為被陳水扁弊案拖垮的民進黨可能二十年都難翻身;八年后,不少人預測國民黨這個“百年老店”可能沉淪。這是馬英九的八年,也是國民黨的八年,更是臺灣人的八年。
責任編輯:劉斌 蘇永通
2016年3月28日,臺北內湖發生女童遭斷頸命案,馬英九對此表示沉痛、震驚。
專題按:2016年5月20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正式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民進黨再次上臺,過去八年間兩岸關系前所未有的良好格局將面臨新的挑戰。
本期專題聚焦馬英九和中國國民黨執政八年的得與失,并獨家專訪國民黨新任主席洪秀柱,展望國民黨的困境與出路,及今后兩岸關系的發展方向。
他迄今依然是臺灣地區“民選”成績最好的領導人,也曾拿到歷任臺灣“民選”領導人民調的倒數第一。
他堅持“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使兩岸關系迎來歷史最好局面。但兩岸交流的深入和頻繁,并沒有讓中下階層感受到紅利。
“他的執政成績不好,是因為謀略和技巧完全欠缺。但他的政治路線正確,政策立意良善。他對中華民族的自我認同,對中華文化的熱愛,是毋庸置疑的。”
馬英九的任期只剩下最后一天。
2016年5月20日,他的辦公室將迎來新的主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這標志著臺灣將完成“民選”后的第三次政黨輪替。
平時謹小慎微的馬英九,在卸任前夕出人意料地表現出“勇猛精進”:不顧美國反對,登太平島伸張“主權”;糾正“新政府”的錯誤意見,回應世衛大會邀請函,強調堅持“九二共識”;直接批準“中研院長”翁啟惠的舊辭呈,不理會后者“要做到最后一刻”的想法。
過去八年里,這位臺灣地區領導人一直勤勤懇懇。他一年吃七百多次盒飯,365天幾乎無休;他深諳中華民族大義,為兩岸開創66年未有之和平做出了歷史貢獻;但與此同時,在他任內,房價和失業率居高不下,薪酬連年未漲,貧富差距擴大,國民黨更前所未有地失去了多數陣地。
“他的執政成績不好,是因為謀略和技巧完全欠缺。但他的政治路線正確,政策立意良善。他對中華民族的自我認同,對中華文化的熱愛,是毋庸置疑的。”臺北大學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鄭又平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2008年,馬英九攜超高人氣贏得了一場國民黨鐵定會贏的選舉;八年后,他卻眼睜睜看著一場國民黨鐵定會輸的選舉。
2008年,許多人認為被陳水扁弊案拖垮的民進黨可能二十年都難翻身;八年后,不少人預測國民黨這個“百年老店”可能沉淪。
這是馬英九的八年,也是國民黨的八年,更是臺灣人的八年。
“馬上好”
“未來人民會開始懷念我的。”
2016年5月12日夜,距離“5·20”只有一周時,馬英九邀請國民黨“立委”餐敘。在“總統府”的經國廳,馬英九身著白襯衫黑西裝,系亮藍色領帶,看起來心情不錯。他不僅和國民黨主席洪秀柱頻繁互動,還與黨內“死對頭”、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不時交頭私語。
在宴會上,馬英九感謝藍委們過去在“立法”上的貢獻,更細數自己八年來的政績。他還提到,未來人民將“對照”他與蔡英文,“會開始懷念我的”。
馬英九的自我肯定馬上招來迎頭一擊。次日臺灣指標民調(TISR)公布一項民意調查結果,在“12位臺灣政治人物好感度”一欄,馬英九拿了倒數第一。
而在八年前,政治“小清新”馬英九以7658724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