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膝下有黃金 《百鳥朝鳳》“跪求”排片,是堅守還是道德綁架?
寫劇本寫到焦三爺的戲,吳天明有時痛哭流涕。
責任編輯:李曉婷 實習生 王婷婷
小說里,大徒弟天鳴第一次吹《百鳥朝鳳》就忘了曲,師父焦三爺后來去給小徒弟的工廠看門。而電影里,師徒二人對嗩吶都有著一種理想主義的堅守。
寫劇本寫到焦三爺的戲,吳天明有時痛哭流涕。
五年前,女兒吳妍妍就勸吳天明,不要拍這部電影,題材沉重,市場可能不會接納。
“老子就要拍!”吳天明拍了桌子,“我不是拍給現在的觀眾看的,我是拍給未來的!”
2016年5月12日,方勵“玩”了一把時髦的視頻直播,是為了一部講“過時”樂器——嗩吶的電影《百鳥朝鳳》。
5月6日《百鳥朝鳳》上映,排片份額最高也只有2%。截至5月12日晚上,電影的票房才約300萬元,不到同檔期的《美國隊長3》1/250。
“你現在面臨的,是這部電影明天就死掉,能不觸動嗎?”方勵事后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當時,《百鳥朝鳳》馬上迎來上映后的第二個周末,周末排片仍在1%以下,這意味著接下來的一周將基本沒有排片。
這次直播被方勵視為“最后一搏”。他用四十多分鐘,談吳天明導演的貢獻、《百鳥朝鳳》的獨特性,呼吁觀眾觀影,也請求影院經理在周末為它排一次黃金檔。接著,他面對鏡頭下跪、磕頭。這個鏡頭迅速在網上瘋傳。
有人認為方勵“販賣情懷”“道德綁架”;另一些人,則感慨“做電影好難”“維護傳統不易”,掏錢買票。
“跪求”立竿見影。13日,《百鳥朝鳳》的排片份額為1%,14日和15日周末兩天達到4.4%和7.2%,并繼續上升。截至5月18日,《百鳥朝鳳》的票房已經接近4000萬。
如果以票房為標準,《百鳥朝鳳》已經勝利——影片制作費用1000萬出頭,宣發成本據報道也僅為300萬元,遠低于行業慣例。
在直播里,方勵說,即便觀看這部電影,也是“見證中國電影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對電影本身,觀眾褒貶不一,但至少,一位東莞的影院經理非常開心,他在同業者的微信群里說,9%的排片,11%的票房,簡直是撿錢。
一個營銷點都沒有
2014年3月4日,《百鳥朝鳳》制作完成約一個月后,吳天明突然離世。收拾遺物時,女兒吳妍妍發現,父親的手機里有條短信,希望某位發行公司老板看片。短信發出后第二天,吳天明去世,沒收到回復。吳妍妍找過十幾家發行公司,希望父親的遺作能夠公映,但沒什么結果。
“有人說愿意,但沒有錢去墊資。那就需要我們去融資。有的說這個片子好,但考慮到現在的市場,他們不好發。”吳妍妍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