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創新樣本:善淘網與義賣“無關”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曾公開呼吁,我國急需建立社會企業支持系統,健全一個專業化、組織化、制度化的整體架構。
責任編輯:呂宗恕 實習生 盧世博
在善淘網南通基地,聽障同事張雪萍負責分揀衣服。
創變者:他們是鮮為人知的創變者,正通過與眾不同的角度切入,借助知識、互聯網技術、資源或資本力量,組建覆蓋不同領域的社會企業,解決一個又一個不被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從本期開始,我們聚焦這些社會企業的發起人。
比起傳統的義賣,善淘網沒有“道德綁架”,每一次交易都“心甘情愿”。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曾公開呼吁,我國急需建立社會企業支持系統,健全一個專業化、組織化、制度化的整體架構。
善淘網號稱“中國第一家在線慈善商店”,但不是簡單的義賣。
在這家網站上,跟你在線溝通的客服可能是一位聽力障礙者,而你收到商品,其外包裝也可能是殘疾人朋友精心為你準備的,只不過,這一切在你下單前并不知道。
比起傳統的義賣,善淘網沒有“道德綁架”,每一次交易都“心甘情愿”。在善淘網一次次再平常不過的網購中,你就順便做了一件善事。
“殘障人群也在服務這個社會,但他們在我們生活中都隱藏起來了。”善淘網聯席CEO余詩瑤說,據相關統計,中國殘障人總數數千萬,但我們對此感受并不強烈。
作為一家社會企業,善淘網要做的事情是利用商業模式打造一家在線助殘就業的商店。
余詩瑤說,慈善事業不是“上頓吃了沒下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